正文 第26章 摸透辦公室潛規則,不做職場愣頭青(2)(1 / 3)

有些職場人士習慣於搬弄是非,熱衷製造八卦話題,喜歡廣泛傳播“誰和誰的關係曖昧,誰是誰的‘小三’,誰是誰的靠山,誰是誰的馬仔”等消息。其實,這些人並不一定想從這些消息的傳播中獲得什麼好處或者達到什麼目的,而幾乎是下意識地收集、編造和傳播這些消息。他們在背後議論別人、搬弄是非,最多是發泄一下對領導或者同事的不滿,除此之外,並沒有更明確的目的性,但是,他們的這種做法最終卻會給自己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盡管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的聽眾不少,但他們很難找到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間的秘密分享,既包括與朋友分享第三者的秘密,也包括更進一步地向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然而,那些愛嚼舌根、搬弄是非者,通常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所以,即使他們獲得了別人的友誼,也是屬於淺層次的。不僅如此,許多人聽完他們的閑話後,會擔心自己將來也會成為他們閑來無事時咀嚼的“猛料”,從而對其敬而遠之。

當然,一些場麵上的話該說也還是要說一下的。對於那些在場麵上說的話,你也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分寸拿捏得好,即使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也會平添幾許分量。話少往往精練,讓人覺得你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來的;而話太多則往往容易失控,話的質量隨著數量的上升而下降,你要是頭腦一發熱,一時忘了什麼說、什麼不能說,公事私事都攪在一起,很容易授人以柄。

辦公室裏的人際關係是非常微妙的。有人升遷,有人被炒,既然你不是領導,你不知原委,那就免開尊口。至於誰是領導的親戚和親信,你自己知道就得了,犯不上四處傳揚或者跟人背後嘀咕。同樣,有些類似“單位福利不好”、“單位老讓加班,就是不給加班費”的話說也白說,反而傳來傳去,被添油加醋,結果讓你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辦公室裏的每個同事都會有不願意被人碰觸的軟肋,那些看似無心的話,有時候會像一根刺一樣,深深地紮入別人的心口。由於辦公室裏的每個同事對這種冒犯的敏感度不同,化解能力也不一樣,萬一碰上一個不善於調節自己心態的小心眼的同事,你就在不經意間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更倒黴的是,如果這個人碰巧是你的領導,那你倒黴的日子就要開始了。

最常見的冒犯就是對某一人群作出概括性的負麵評價。

一日,一位平時為人謙和的女同事,因為給別人介紹對象受挫,所以在閑聊中大發感慨地說:“三四十歲還不結婚的人,心理上肯定有問題。”語畢,她突然發現辦公室裏一位大齡未婚女士也在場,慌忙補充道:“我是說男的。”但辦公室裏一片靜默。

所以,議論別人、搬弄是非絕對是一種害人害己的壞習慣,身為職場人士,你一定要拒絕這種陋習。

3.千萬不要泄露單位的秘密

李偉大學本科畢業,為人機靈,能說會道,而且非常有文采,沒過幾年功夫,就當上了某製藥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可謂“少年得誌”。他的社交公關才能、材料寫作功夫深受這家製藥公司高層領導的器重。但李偉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肚子裏藏不住話。

這天,董事長私下找李偉談話,讓他具體考察一下各分公司和各部門的領導,準備從他們當中挑選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任命為業務副廠長。

董事長知道李偉嘴巴不嚴的毛病,所以反複叮嚀:“一定要嚴守秘密,因為這次人事變動可能會在公司內部引起不小的波動。”

李偉也明白事關重大,在最初的兩個星期裏,他的嘴上還真的上了一把鎖,隻字不提董事長的意圖,隻是帶領手下的幾個員工到各部門和各分公司收集、整理材料,到各車間聽取工人的意見。可是,沒過多長時間,李偉的警惕性就逐漸鬆懈了,嘴上也漸漸地不再那麼嚴密了。

一天,公司的藥檢部經理請李偉喝酒。李偉大學畢業之後,之所以能進入這家製藥公司工作,當初多虧這位朋友牽線搭橋。平日裏,兩個人關係最為要好,幾乎無話不談。幾杯酒下肚之後,李偉麵紅耳熱,在酒精的刺激下,向好友泄露了公司準備提拔業務副廠長的秘密,還鼓動他趕緊想辦法,托關係,競爭這一職務。酒後,藥檢部經理回到家裏,又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自己的妻子。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公司準備提拔業務副廠長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

一時間,公司裏很多人都行動起來,打探消息,托關係、找門路,搞得人心惶惶,令董事長大為震怒。結果,李偉被調離了公司人力資源部。因為嘴巴不嚴,他失去了大好前程。

在職場中謀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嚴守單位的秘密,不該自己看的資料堅決不看,不該自己說的話堅決不說,不該向外傳播的消息堅決不傳播。否則的話,一旦泄露了單位的秘密,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你就會失去領導和同事的信任,毀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4.別隨便曝光個人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