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摸透辦公室潛規則,不做職場愣頭青(3)(1 / 3)

此外,你偶爾作出一些適當的讓步也未嚐不可。比如,臨近年終,單位的年度目標還沒有完成,領導號召大家為單位的整體利益著想,盡量加班多出成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你不妨把自己強烈的個人主義稍微放一放,先配合領導的工作。作出適當的讓步不是犧牲,相反你以大局為重的精神也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從而獲得更多發展或提拔的機會。但是如果你依然堅持不加班,絲毫不肯跟領導配合,那麼等待你的很有可能是“冷板凳”,你的事業也會跌入穀底。

四、排擠潛規則:不鬥爭就離場

職場排擠的現象在辦公室裏經常發生。比如,我們會看到:經常有滿腔熱情的職場人士,憋足了勁,想在單位裏有一番大作為,結果卻發現周圍冷箭四射、危機四伏,遭到其他同事的一致排擠,最後隻好黯然離去。

在辦公室裏,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而排擠隻不過是其中的一種不那麼光彩的競爭手段罷了。通過排擠的方式讓實力較強的或者不跟自己合作的同事退出,是一些平庸之輩和心胸狹隘的人慣用的伎倆。所以,身在職場,你一定要警惕自己被人排擠。一旦發現這種情況,你一定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以免中了別人的圈套,在職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1.直麵形形色色的職場排擠

第一,太優秀的人容易遭排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最早說的是楊修,當然也適合現今那些所有不通韜光養晦之道的職場人士。

著名的主持人陳魯豫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當初她在湖南衛視做節目,不僅占據了人人眼紅的黃金時段,而且節目收視率又名列前茅,但最終還是被湖南衛視給拿下了,原因就在於陳魯豫太過“木秀於林”而遭到排擠。

“木秀於林”的高調人才往往是最容易遭排擠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排擠走的人。

曾經是知名4A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的阿鍾,本人有能力、有才氣,創意非常漂亮,但他自己既不擅長“與老板溝通”,也不善於“團結群眾”,反而是每天我行我素。結果,有人在老板麵前擠兌他。於是,他搞到的大項目居然被轉給別人做,自己卻被排擠去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小項目。

接觸不到那些高層次、高水準的的大人物,沒水準又挑剔的小人物卻天天糾纏自己,阿鍾自然受不了委屈,被人一排擠,馬上就甩袖子辭職不幹了。

其實,這倒省了暗地裏排擠阿鍾的人很多的力氣:稍微排擠一下,根本就不反擊,馬上自己走人。

孫盛德曾是一家鄉鎮醫院的醫生,因為不堪忍受領導和同事的排擠,毅然停薪留職,自己開了家小診所。

故事是這樣的:大學畢業後,孫盛德被分配到一家鄉鎮醫院。那時,他還是一副典型的學生脾氣,以為社會和學校一樣,隻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夠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而現實與孫盛德的想象恰恰相反。他努力工作,對待病人像親人一樣,從不給病人增加額外的負擔;他醫術高明,有好幾次糾正了同事錯誤的藥方。一次,一個同事負責的一位病人突然出現不良藥物反應,生命危在旦夕,是他及時地更換了藥物,挽救了這位病人的生命,也避免了一場嚴重的醫療事故。可事情過後,他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表彰和獎勵,還遭到了領導的批評和同事的冷言冷語,被大家視為異類。

類似的事情後來接連發生。有時候,孫盛德會莫名其妙地受到同事的攻擊,這種攻擊幾乎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比如,他穿得整齊一點,別人都不係領帶,而他係領帶等等。這些他還可以忍受,關鍵是在工作中其他同事都不配合他。醫院不像小診所,自己可以全部操作下來,許多事情都需要其他同事的配合,比如化驗、透視等環節,同事把他負責的病號擱在一邊不管,他親自帶病人去找,人家還會冷嘲熱諷地說:“你的本事那麼大,望聞問切不就行了?還用得著這些破爛玩意兒嗎?”他氣不過,去找領導,領導又說:“孫大夫,怎麼就你事多啊?大家為什麼就不配合你呢?你要多從自身查找原因啊!”

回憶起自己在這家鄉鎮醫院的從業經曆,孫盛德憤憤不平地說:“其實,大家之所以排擠我,就是因為我醫術比他們更高明,而我廉潔從醫又觸動了一些人的灰色收入;領導之所以排擠我,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我從來不會討好和孝敬他們,二是我從來不對他們點頭哈腰。因為我覺得那麼做太虛偽,那才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可事實上,我過高地估計了他們的水準。領導對我的態度也是同事們排擠我的真正原因,對我好的時候,大家妒忌我;對我不好的時候,他們便趁機落井下石。”

第二,彼此有私人恩怨容易遭排擠。如果你與某位同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存在私人恩怨,他就會聯合其他同事和領導排擠你。

喬妮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售樓小姐,相貌中等,家境中等,工作能力也屬中等,更沒有什麼積極上進的野心。按理說,她沒有機會遭人嫉妒和排擠,但是最近她的日子卻不太好過。公司裏的文雅和娜娜似乎總是在針對她,先是明裏暗裏地搶走喬妮的客戶,後又故意搞亂她的資料,惹得經理大發脾氣,把喬妮好好教訓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