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言談之間留意細節(3)(1 / 3)

所以,在職場中,你千萬不要隨便發怒,說翻臉就翻臉。除非是原則性問題,你用不著非得爭個麵紅耳赤。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不僅會得罪同事,也會失去朋友。如果有同事招惹了你,你很想發脾氣,那麼請嚐試一下“滯後5秒鍾原則”,即原地踱踱步,數數衣扣或做深呼吸等,緩衝5秒鍾後再回應同事。這樣一來,你會發現自己對這件事的處理可能完全是另一種方式。

如果你習慣於嘴巴不肯饒人,那麼在與同事交談時,你一定要學會克製自己,不能總想著在嘴巴上占盡同事的便宜,否則時間長了,同事就會逐漸疏遠你。

性格直爽、行事潑辣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會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加思考地胡亂“放炮”,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而這難免會傷到同事。

辦公室裏的張誌遠是一個車迷,礙於囊中羞澀,每天隻能望車興歎。省吃儉用存了幾年的錢,才買了一輛二手的麵包車。車雖然舊點兒,但張誌遠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周末,他約上辦公室裏的幾個同事到郊外踏青。一路上歡聲笑語,玩得比較盡興。

但在回來的路上,車子不知道哪不對勁,半路上熄火了。張誌遠手忙腳亂地鼓搗,急得一頭汗。其他同事都在耐心等待,隻有年紀最小的萬梅不高興了,脫口而出:“什麼破車啊?竟耽誤事兒。要買就買輛新的嘛!”張誌遠聽了,臉色當時就變了,正要發作。周圍的其他同事馬上出來救火,搶著批評萬梅:“你怎麼這麼說話?枉費了張誌遠一片好心”,“就咱們那點兒工資,弄輛車容易嗎?張誌遠夠能幹的了”,“你瞅你這張嘴,也沒個把門的”……

萬梅一言不發。車修好了,張誌遠說什麼也不讓萬梅上車,大家苦口相勸,把萬梅拉上了車。一路上,其他同事都有說有笑,惟有萬梅坐在那裏,一言不發,十分的尷尬。

萬梅的話可以說是既直截了當,又非常傷人,結果把自己變成了眾矢之的,好不尷尬。

還有一種與之截然相反的傷人的說話方式,表現為“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有的人啊……”,“可別像有的人……”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鋒芒不減,戳到同事心裏,照樣是“怒從心頭起”。這種人一般有兩種心態,一是借打擊、貶損同事來標榜自己;二是與同事發生過矛盾衝突,心胸狹小,念念不忘,出於種種原因,又不願意“當麵鑼,對麵鼓”地說出自己的不滿,於是借“弦外之音”來傷害對方,以求得心理平衡。

而有的人說起話來總是一副諷刺挖苦的語氣,也很容易讓同事受到傷害,從而大發雷霆。這種人對周圍的人過於挑剔,什麼都看不慣。

還有一種人,說話的時候喜歡做不恰當的對比,“你看看小王……”,“你就不能像小劉……”這種人往往是對同事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同事的表現又沒有滿足自己的期望,帶著“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以彼之長論此之短。殊不知,這樣的比較很容易傷害到同事的自尊,同事為了維護自尊心,會斷然地加以反駁,造成正麵衝突。

辦公室裏老孫的女兒在上大學,參加了托福考試,得了640分的高分。老孫高興得嘴都合不上。於是,第二天一早來到辦公室,老孫就迫不及待地向大家通報。同一個辦公室的張妍琳過去也參加過托福考試,聽到老孫的喜訊,心裏很不服氣,馬上接過話茬說:“我聽說清華大學有個廚師,托福還考了650多分呢!”

此言一出,就像一枚重磅炸彈,老孫先是一愣,繼而臉色突變,眼看就要電閃雷鳴。在場的柯華見勢不妙,連忙出來打圓場,“640多分啊!真棒!我讀大學的時候考過一次,才500多分,我外語成績在班上還算好的呢!您女兒真不賴!”其他同事也出來配合,老孫被恭喜的話兒包圍著,火氣也漸漸平息了,內戰風雲煙消雲散,辦公室裏又洋溢著喜慶的氣氛,隻有張妍琳被撂在一旁,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