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切忌鋒芒畢露
自負而有才能的人在職場中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他們在同事們的麵前趾高氣揚,結果同事們不僅對他們避而遠之,而且還會聯合起來孤立他們。但他們可能還察覺不到問題所在,依舊我行我素,即便意識到了同事們對自己的態度,他們也認為是小事一樁,以為憑著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所向無敵。但他們並不知道:這樣一個不被他們放在心上的為人處世的細節問題,卻可能成為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絆腳石。
唐棠是一所名牌高校的畢業生,畢業兩年來,憑借著出色的能力,混得有模有樣。如今,她在一家跨國公司工作,她的業績總是在公司所有員工中獨占鼇頭。
唐棠心想,就算是跨國公司又怎麼樣,我的能力和業績能說明一切。所以,她從來沒有把任何一個同事放在眼裏,話裏話外總是充滿了鄙夷的口吻。於是,公司的同事們都對她頗有微議,甚至總是刻意跟她保持距離。
但是,唐棠並沒有把同事們對她的刻意疏遠放在心上,她依然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總是用鼻子眼看人。
一次,唐棠和一個朋友吃飯,兩個人說到了工作的問題。唐棠擺了一下手說:“我在公司裏沒有一個知己的朋友,他們都不敢和我深交,他們之所以那麼敵視我,就是因為他們嫉妒我的能力比他們強。我本來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裏。自從我進入公司以後,公司每年的業務考核,我都是名列前茅,他們隻有望洋興歎的份兒,沒有一個人能夠與我抗衡。就算是再難纏的客戶到了我的手上,我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他們搞定,這是那些無能的人根本無法做到的。”
說到這裏,唐棠的眼睛裏閃爍著得意的光芒。此時,她的朋友發話了:“你知道他們為什麼孤立你嗎?原因就是你太鋒芒畢露、太咄咄逼人,你毫不掩飾自己的光芒。這無疑就是在給你的同事們施加壓力,所以他們才會聯合起來孤立你。”
身在職場,每個人都想比別人更加出色,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大的業績,從而得到領導的賞識。能成為業績冠軍是能力的一種體現,按理說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事。可是如果你太鋒芒畢露,那麼就必然會招來同事們的嫉妒。
同在一個辦公室裏辦公,你和同事們能夠支配的資源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比同事們幹得好、幹得出色,那麼自然就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你與同事們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競爭關係,如果你太能幹,他們在你的光環下就會顯得黯淡無光,就等於是受到了潛在的威脅。
誰不想表現,誰不想被領導關注?可能就是因為有了你的存在,領導對他們的關注驟然減少了,甚至很少過問,這就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被邊緣化的感覺,他們當然也不會對你有任何好感。
麵對一個強勁得很難超越的你,他們怎麼能不嫉妒呢?而這種嫉妒往往會以一種冷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方式既能讓你感到難受,又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利益和形象上的傷害。
所以,為了使自己不被同事們嫉妒,進而掉入他們所設計的陷阱裏,你就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你真的比同事們優秀,你也要適當地放低自己的姿態,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周圍的同事們,不要讓他們時刻活在你的陰影裏,從而產生一種挫敗感。
六、從細節著手,低調做人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脫穎而出。而正是這種巨大的競爭壓力和對於成功的迫切願望,使得很多人都急於表現自己,起高調,出風頭,把事情做過火,就像孩子一樣,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製造各種聲音,而在別人看來,這不過是一種讓人討厭的噪音。這種現象雖然表現在為人處世的各種細節上,但卻關係重大,如果你忽略了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就有可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走上歧途。
某公司新進的一個員工是應屆畢業生。他本身是學日語專業的,但是工作中暫時沒有他專業的“用武之地”。然而,他似乎並不甘心於這樣的狀況,仿佛不用到日語就難受得無法工作似的。於是,平時與同事們交流或者開玩笑時,他有事沒事總會夾雜幾句日語,如果同事們聽得懂還好,問題是同事當中沒有一個懂日語的。他也從來不顧及自己這樣的表現會讓同事們產生反感,總是一邊講著日語一邊看著同事們,尤其是女同事,那種眼神就像是在炫耀:“瞧我日語講得多順溜”。
幾乎每隔兩天,他都要打一兩通完全講日語的電話,一開始同事們還納悶,公司並沒有日本客戶啊?聽到他對著電話聽筒日語講得歡暢,同事們不由得就會多看他幾眼,瞧他那語氣、腔調,肯定是在打私人電話。於是,同事們私下議論:“公司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不準打私人電話,但是他如此張狂地表現自己,未免過頭了。”
過於表現自己,不但會引起同事們的反感,也會讓他們感到威脅,受到壓力。“做得好”不是故意表現出來的,不是演給別人看的,而是需要你紮紮實實地去做事情,自然而然地去表現。或者說,當你不刻意去裝扮、表現自己的時候,才是最佳的表現。在自我表現的同時,你也要給別人表現的機會。你要明白,自己在所有方麵、每時每刻都超過別人的想法是不現實的。而如果你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就會不僅讓自己時刻生活在疲憊之中,同時也會讓別人產生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