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菜鳥”不菜,做秒殺同事陌生感的辦公室新人(4)(2 / 3)

如果你總是保持沉默,也就意味著放棄了維護自己權益的權利。職場中的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都是善良之輩,如果你一味地保持沉默,有些人就會得寸進尺,因為軟柿子總有人想趁機捏一把。“大人不計小人過”,但對那些得寸進尺的人,適當地給予反擊,也是你捍衛自己尊嚴的一種必要手段。

如果你總是保持沉默,也是對自己單位的不負責任。“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是一種抗議的姿態和不想盡力的表現。一個好領導,一定非常喜歡傾聽來自普通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有的領導還會通過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收集普通員工的好計策。也許你的一句話,就可以幫助單位大幅降低成本,有效地改進生產工藝。

在辦公室裏,你不可能離開與同事的溝通和交往。沉默寡言,隻會讓同事對你避而遠之,而等到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就沒有同事願意伸出援手。

2.職場“悶葫蘆”的表現

第一,進出不告知同事。如果你請假不上班,雖然批準請假的是領導,但你最好還是和辦公室裏的同事打聲招呼。即使你臨時出去半個小時,也要與同事先打個招呼。這樣,倘若領導或熟人來找你,也可以讓同事心中有數,替你說明一下。如果你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說,進進出出總是神秘兮兮的,倘若領導或熟人正好有要緊的事找你,同事也就沒法替你解釋,有時甚至懶得說話,受到影響的恐怕還是你自己。進出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聯絡感情的需要,它表明彼此之間互有的尊重與信任。

第二,常和某個同事“咬耳朵”。在辦公室裏,你總會和好幾個同事一起辦公,對每個同事你都應盡量保持平衡,不要對其中某個同事特別親近或者特別疏遠。在平時,你也不要老是和某個同事說些悄悄話,進進出出也不要總是和某個同事一道。否則的話,你們兩個也許彼此親近了,但卻疏遠了其他同事。而且,有些同事還以為你們在搞小團體。如果你經常和某個同事神神秘秘地“咬耳朵”, 其他同事進來的時候又停下來不說了,那麼他們不免會產生你們在說他們壞話的想法。

第三,有事不肯向身邊的同事求助。輕易不求同事,這種想法是對的,因為求同事總會給他們帶來一些麻煩。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時向同事求助,反而能表明你對同事的信賴,能融洽彼此的關係,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你不願意求同事,反過來,同事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同事麻煩,同事就會認為你也很怕被他們麻煩。良好的人際關係往往是以互相幫助為前提的。因此,向身邊的同事求助,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的。當然,你也要講究一個分寸,盡量不要使他們感到為難。

第四,有好事兒不向同事通報。單位裏發物品、發獎金,如果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經領了,卻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像沒事似的,從不向同事通報一聲,有些物品可以代領的,也從不幫人代領一下。這樣幾次下來,同事自然會有一些想法,覺得你不太合群,缺乏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以後他們有事先知道了,或者有東西先領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訴你。如此下去,你們之間的關係就不會那麼和諧了。

第五,可以說的私事也閉口不說。個人的有些私事不能說,但有些私事說說的話,也沒有什麼壞處。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單位、學曆、年齡及性格脾氣等;如果你已經結了婚,有了孩子,就有關於愛人和孩子方麵的話題可談了。在工作之餘,大家可以順便聊聊,這樣的聊天可以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第六,明知而推說自己不知。比如,同事出差去了,或者臨時出去一會兒,這時正好有人過來找他,而你明明知道他的去向,卻偏偏說自己不知道,一旦事後被同事知曉,那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勢必會受到影響。外人找自己的同事,不管實際情況怎樣,你都要真誠和熱情地給予接待,這樣,即使不能起到實際作用,外人也會感覺你與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

3.學會跟領導溝通

第一,認清雙方的角色。在與領導溝通時,你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對方是領導,而不是一般的同事。領導在單位裏總是要體現自己的權威,因此不論你談論什麼、做什麼,都得對他的權威保持尊重。明白你們雙方的角色差異後,你溝通的大方向就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