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尋找快樂(1 / 3)

狀態是心態的形式類型,一係列的情緒表現就形成了一定的表現形式。保持積極的狀態並使之趨於穩定,消極狀態就會轉化為積極狀態。

消除煩惱,快樂源於平常心

在一個珠寶店裏,一個男人正站在櫃台前看珠寶,把裝著幾本書的書包放在旁邊。

在他挑選珠寶時,一個衣著講究、儀表堂堂的男士也過去看珠寶,他禮貌地把書包移開。但這位儀表堂堂的男士卻憤怒地瞪著這個男人,大聲說道:“你什麼意思?你以為我會偷你的包嗎?告訴你,我可是個正人君子,絕對不會幹那種事!”然後重重地摔上門,離開了珠寶店。

“哼,神經病。”莫明其妙地被人這麼嚷了一通,這個男人很生氣,也沒心思看珠寶了,出門開車回家。

馬路上的車像一條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蟲,緩慢地蠕動。看著前後左右的車他就生氣:哪來這麼多車!哪來的這些臭司機!簡直不會開車!那家夥開那麼快,不要命了!這家夥真慢,怎麼學的車,真該扣他教練獎金……

後來他與一輛大型卡車同時到達一個交叉路口,他想:“這家夥仗著他的車大,一定會衝過去。”

當他下意識地準備減速讓行時,卡車卻先慢了下來,司機將頭伸出窗外,向他招招手,示意先過去,臉上掛著開朗、愉快的微笑。在他將車子開過路口時,滿腔的不愉快突然全部無影無蹤,格外舒服。

珠寶店那位儀表堂堂的男士把自己的壞情緒傳染給了他身邊的人,使得別人也帶上壞情緒,以至於眼中的世界都充滿了敵意。而那個笑容燦爛的卡車司機,把自己美好的情緒也“傳染”給了身邊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青年來到沙漠邊上一個綠洲,在路上碰到一位老先生。

年輕人便問:“這裏如何?”

老人家反問:“你的家鄉如何?”

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它。”

老人家聽後就說:“那你快走吧!這裏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不久,又來了另一個青年,也遇到了這位老人,也提出同樣的問題。

老人家也同樣反問:“你的家鄉怎麼樣?”

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和事物……”

老人說:“這裏也是同樣的好。”

旁聽的人覺得很詫異,問老人:“您為什麼前後的回答不一致呢?”

老人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有了快樂的心情,才聽得到鳥兒的歌唱。世界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心情,相互傳染的也是心情。

哥倫比亞大學的愛德華博士經過多次調查和實驗得出結論:“工作成績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煩悶。”

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變得很有興趣,那麼你的煩悶就會減少,你的工作業績也會提高很多,也就是現在人們經常說的“生活工作化,工作興趣化”。

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巴爾卡斯·阿理流士說:“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我們要說,對工作有沒有興趣,就看你的心中是怎麼想的。正如傑羅米·凱恩的音樂喜劇《畫舫璿宮》的主人公說的:“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運的人。這是因為他們體力更充沛,快樂更多,而憂慮和疲勞比較少。”

美國的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做了一次實驗:

他安排一群大學生參加一連串的實驗工作,這些工作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覺得疲倦、頭疼、眼睛疼,而且總打瞌睡、想發脾氣,甚至有幾個人胃不舒服。通過給他們化驗得知,一個人煩悶的時候,他的血液氧化作用會有所下降。

明尼那不勒斯農工儲蓄銀行的總裁S·H·金曼講過一件事:

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爾卑斯登山部協助威爾士軍團做爬山訓練,金曼就是被請來的教練之一。他和其他一些教練——年齡大約都在42歲到59歲之間,帶著那些年輕的士兵長途跋涉。越過很多冰河和雪地,再利用繩索和一些簡單的工具爬上40英尺的懸崖。他們在小月河山穀裏爬了許多高峰,經過15個小時的登山活動之後,那些剛剛受完六個星期嚴格軍事訓練、非常健壯的年輕人全都筋疲力盡!

他們感到疲勞,是否因為他們軍訓時肌肉練得不夠結實呢?任何一個接受過嚴格軍訓的人都認為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此。他們之所以覺得疲勞,是因為他們對登山感到厭煩。許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飯就睡著了。

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齡大兩倍的教練們又怎麼樣呢?不錯,他們也感到很累,卻不會筋疲力盡。他們吃了晚飯後,還坐在那兒聊了個把鍾頭。他們之所以不會疲倦到倒下的地步,是因為他們對登山有興趣。

一個人的興趣所在,就是他的能力所在!

當一個人做自己很感興趣、令自己興奮的工作時,很少感到疲倦,即使像登山這類消耗體力的活動,也不如煩悶那樣容易使你疲勞。

介紹大家認識一位打字小姐,她的故事真是耐人尋味:

一天晚上,她回到家裏時,已經精疲力竭了。頭痛、背痛,連飯也不吃,就想上床睡覺了。

母親再三動員,她才勉強坐到桌前。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是她的男朋友打來的,約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突然亮了,精神頓時振奮起來。她衝上樓去,換上那套心愛的天藍色連衣裙,一陣風似地衝出了家門。她一直跳到半夜才回來,不但不再感到疲倦,甚至興奮得不想睡覺了。

真是不可思議:剛才還那麼疲憊不堪,隻是接了一個電話,就這般精神煥發了,她剛才是真的那麼疲勞嗎?是的。但這不是由於工作的勞累,而是由於對工作感到厭煩,絲毫提不起興趣的緣故。

在我們中間像這位小姐這樣的情況,真不知有幾千幾百萬呢,但不知你是不是其中一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比體力勞動更容易產生疲勞。一個人感覺厭煩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都會降低,而一旦當他對麵臨的事情產生興趣,他的新陳代謝又立刻加速。這時他感到的是興奮,而不是疲倦。

下麵是另一位打字小姐的例子:

她在一個石油公司工作。每天她都得做一件最沒意思的工作:填寫石油銷售報表。為了提高工作情緒,她想出一個辦法,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工作。

怎麼做呢?她每天跟自己競賽。她統計出上午打印的數量,然後爭取在下午打破記錄。再統計出第一天打印的總數,爭取在第二天打破記錄。這樣一來她的速度比別人快得多,而且沒有了煩悶帶來的疲勞,她因此節省下了體力和精神,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哈西·霍華是美國人,他大膽地做了一個決定,這一決定使他的生活完全改觀,他把一個沒有意思的工作變得很有意思。

他的工作確實沒意思,是在高中福利社裏洗盤子、擦櫃台、賣冰淇淋,他對這一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他也想像其他男孩子那樣玩球或跟女孩子約會,但他沒有別的工作可做,於是他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來研究冰淇淋——研究冰淇淋是怎樣做成的,裏麵有些什麼成份,為什麼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學成分,使他成為他所在的高中化學課程的小天才。漸漸地,他對食物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他考進了馬薩諸塞州立大學,專門研究食物與營養。

有一次,紐約可可公司舉辦了關於可可和巧克力應用方麵的有獎征文活動,你猜是誰得了頭獎?

一點不錯,正是哈西·霍華。

後來他發現很難找到工作,就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開辦了一家私人化驗室。開業不久,當局通過了一條新法案:牛奶所含細菌數目必須嚴格計數。於是,哈西·霍華開始為14家牛奶公司數細菌,而且他必須再雇兩個助手。

25年以後會怎麼樣呢?當然,這幾位目前正從事食物化學實驗工作的先驅們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齡,會有很多熱誠的青年人來接替他們。但哈西·霍華很可能成為這一行業裏的領袖人物。而當年從他手裏買過冰淇淋的一些同學,可能窮困潦倒,失業在家,抱怨自己一直找不到好工作。

其實,哈西·霍華如果不是盡力把一件很沒意思的差事變得有意思,恐怕他也同樣沒有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了。

有一個年輕人,在一家工廠幹一件非常沒意思的工作。他整天站在車床邊上加工螺絲釘,他感到工作非常乏味,想辭職,可又怕找不到工作。

既然非得做這件沒意思的工作不可,那就讓這件工作變得有意思吧!他下了這樣的決心以後,就和旁邊的一個工人展開了產量競賽。他們的領班對他的生產速度和質量深為讚賞,不久就將他提升到一個較好的職位。當然,這隻是一連串升遷的開始。最後,這位工人——山姆·瓦克南成了包爾溫機車製造公司的董事長。

如果他沒有設法把份內的工作變得有意思的話,那麼他也許一輩子隻是一名工人。

人們的心理總會出現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如果調理不好,就會引發一係列不良反應。所以,每個人要經常地、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要以哲學的眼光和科學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用通常的、潛在的、獨特的思維方式相結合,對事物做出正確判斷,然後用平常心態加以分析和處理。

在遇到問題時,用什麼心態對待問題很重要。我們經常說保持一顆平常心,可是真正做到用平常心處理事情很困難。

例如,相同身份的兩個人,如果手機同時被小偷偷了,不能保持平常心的人一定會這麼想:我好不容易攢錢買個手機,卻被小偷偷了,這小偷太缺德了!我真是倒了八輩子黴!這樣一想,心裏肯定越來越不平衡,越來越煩惱,連正常工作都不能做了。而保持平常心的人則會想:我正想買個新手機呢,隻是這個舊的又沒啥毛病,也舍不得扔掉!這下好了,小偷幫我解決這個問題了。我可以買個新手機了!真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呀!再說了,就算我著急,小偷能把手機還給我嗎?自己一旦再急出病來,那就太不劃算了!雖然這個人也不一定有錢,可是這樣一想,手機被偷的沮喪心情就能平靜下來,就能正常工作了。

哪裏有興趣哪裏就有快樂

一項調查顯示,70%的人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20%的人對自己的工作一般感興趣,隻有10%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而那些成功的人士,大多對自己的工作很感興趣,像比爾·蓋茨、莎士比亞、愛因斯坦、楊瀾等。這大概就是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之間的區別。

有時候,並不是我們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而是我們的工作習慣不好。不良的工作習慣讓我們對工作失去興趣,還把我們搞的暈頭轉向。對這種情況,隻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就能對工作提起興趣。

以下三種方法能夠幫助你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第一,整理你的辦公桌,隻留下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