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冷暖,世事無常,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人類在相互交往中尋求安慰、價值和保護,正是這種星羅密布的關係使人們不至於獨自與這個世界抗爭。如果說,人的一生就像拚湊一片片的拚圖,那麼,唯有能充分享受拚湊過程中“找尋與思維”樂趣的人,才能充分體驗生活的樂趣與領悟生命的真諦。
多交朋友,少樹敵人
人是靠彼此互助才得以生存,即便是流落荒島的魯濱遜也都要有一位名叫“星期五”的夥伴,更何況身處競爭激烈、充滿喧囂與紛爭的社交圈中的我們。因此,輕易得罪人是一種剝奪自己生存空間的行為。
伏爾泰曾經說過:“自從世界上出現人類以來,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在這個過程中,你傷害過誰,也許早已忘了,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永遠不會忘記你,他絕不會記住你的優點,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給別人的內心留下傷痕,你將會為自己挖下失敗的墳墓。
與其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世上有很多人常陷於一種絕境之感,當然,這種絕境之感都是從活路走向死路而形成的。美國人際關係專家泰勒說:“絕大多數人的絕境都是因不善於做人自逼而成。為什麼?因為他們太容易樹立自己的對立麵。”因此做人的底線之一就是忌結怨樹敵,凡是不注意此點的,都會給自己做事帶來非常大的障礙。聰明者,總是以“與人樹敵,等於自掘墳墓”為訓導。
人性中總有惡的一麵,與人結怨,你便會成為這種惡的犧牲品,在人生與事業的大廈基座上便埋下了一條導火索,一條可以隨時摧毀你現有一切的導火索。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確實如此,出門在外,沒有幾個能夠托付真心的朋友,人生豈不太孤獨無援了?培根說:“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的確,沒有友誼,沒有關心,沒有愛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旅途,唯有多交朋友,少樹敵人,道路才能寬闊。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與別人斤斤計較,結果很快地周圍的人都成了自己的敵人,自己成了孤家寡人,陷入了尷尬痛苦的境地。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學會寬容。
忙碌在滾滾紅塵中,麵對一個小小的過失,常常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語,便會獲得包涵諒解,這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經意的話,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他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也是寬容。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寓理於此。
寬容,對人對己都可以成為一種無須投資就能夠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可以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配偶、老人、學生、領導、同事、顧客、病人等,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寬容,它往往折射出一個人處世的經驗,對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學會寬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麵的營養,需要自己時常把視線集中在完善自身精神結構和心理素質上。
學會寬容,意味著你不再心存疑慮,這將會使你獲益終生。法國著名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上海洋是寬闊的,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胸懷。”雨果的話不無現實啟示。
走進別人的心靈
人在社交界如同在戲劇裏一樣,具有一個角色非常重要,而如果你能讓別人意識到你對他的興趣,這無疑會使你成為這出戲劇中的主角,因為你對別人的興趣就是你對別人最高的尊重,這是人際交往叢林中取悅他人的一種機智。
走進別人心靈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他意識到你對他有著濃厚的興趣,當你這麼做時,你不但會受到歡迎,也會使生命得到擴展。
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要使自己受人喜愛,受人歡迎,讓人覺得跟自己做朋友十分有趣,就要花些時間,關心別人,對別人感興趣,與人友好相處。有朋友,便有支持,有鼓勵,便一定能振作精神。
生活中的每一次會麵都會成為一次奇遇,而每個人的經曆都是生活中重要的一課。那些富人、窮人、有權有勢的人與孤獨的人,都如我們一樣充滿了夢想和疑慮,並且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可以講述,隻要我們用耳朵去聽。
先喜歡別人,然後再提一些問題,看看你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光芒是否會一百倍地反射回你的身上。
我們曾放走過多少如此珍貴的機會啊!那些被認為相貌平凡的人,穿著古怪的人——他們和你一樣有故事要講,也和你一樣夢想著有人能傾聽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