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最大意義不限於由此獲得的物質報酬,而在於能表現出個人的價值,提高個人的社會地位,獲得成就感,從而發現自我價值,得到心理滿足。生活需要懂得合理休閑,舒緩情緒的緊張,讀書、郊遊、歌會、釣魚、運動等都可豐富生活,恢複體力,調劑腦力,獲得身心的愉悅。
多做事,少抱怨
有一個人在去尋找快樂的路上,遇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主人熱情地挽留他居住。
這個人說:“我辛辛苦苦地忙碌了半輩子,現在隻想吃,想睡,我討厭工作。”
宮殿主人答道:“若是這樣,那麼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裏更適宜居住的了。我這裏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會有人來阻止你。而且,我保證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於是,這個人就住了下來。
開始的一段日子,這個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漸漸地,他覺得有點寂寞和空虛,於是去見宮殿主人,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過久了也沒有意思。我對這種生活已經提不起一點興趣了,你能否為我找一個工作?”
宮殿的主人答道:“對不起,我們這裏從來就不曾有過工作。”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人實在忍不住了,又去見宮殿的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給我工作,我寧願去下地獄,也不要再住在這裏了。”
其實,我們對於工作的態度也是如此。平時總是在不停地抱怨,我太累了,真的不想工作了,等等怨言。但是,假如真的給你放個“長假”,讓你天天無所事事,你就真的能受得了嗎?可能開始的幾天,你會覺得沒有了工作的壓力好自在,但時間一長,你就會變得煩悶,開始渴望工作。那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工作是人類的第一需要”。
沒有人喜歡和一個絮絮叨叨、滿腹牢騷的人在一起相處。再說,太多的牢騷隻能證明你缺乏能力,無法解決問題,才會把一切不順利歸咎於種種客觀因素。若是你的上司見你整日哼哼唧唧,他恐怕會認為你做事太被動,不足以托付重任。你有時間來抱怨,還不如多做點事情。
工作是快樂的源泉,多做事,少抱怨,能使人忘卻悲哀,獲得平和充實的幸福感。當你陷入苦難和悲哀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時,你可以找點事做,比如,去拖地,去劈柴等,不管做什麼,隻要你把心放在工作上,就會忘掉不快,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
學會釋放壓力
在事情龐雜,壓力很大時,就應該把頭腦中的所有事情排個順序,隻為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擔心,重點解決這一件事,至於未發生的事情,更要甩甩頭,把它從腦子裏趕走。如此,你可能就不會思前想後、坐立不安,並且還能把事情一件件地順利完成。
按計劃一件一件地去做事情,就會使我們思想集中,充分思考,那麼再困難的事情都不會引起人的煩惱,相反,會因此而產生智慧的結晶。如果正在做某件事情,心裏還想著別的事情,那麼,就會給自己的思想造成困惑、迷亂,從而產生煩惱和焦慮。工作中的心理調節就是要從這種煩亂的工作事件中解放出來,一件一件,有條理地去進行,你就會感受到工作的效率和快樂。
不管如何,生活工作中應該多做些嚐試,釋放壓力。
愛好是心靈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