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步步邁向新人生 (3)(3 / 3)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個人相視無言,足足有1分鍾。

曼莎的心在狂跳,他要是來粗的怎麼辦?他會不會……

“什麼事?”他終於開口說道。

曼莎極力壓住心跳,鼓足勇氣,說道:“先生,這是我頭回工作,現在找個事真不容易,是不是?”

男子長久地審視著她,良久,一絲微笑在他臉上浮現出來,曼莎終於也平靜下來,她也微笑著看著他,兩人就像老朋友見麵似的那樣親切自然。

“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

停了一下,他向她走去,並把手伸給她:

“我可以為你祝福嗎?”

緊緊地握完手後,他轉身緩緩地走向門口。

與工作約會

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康德

那天吉米去一個小花店買花。賣花的女孩聽他報出幾樣花名之後,就轉身到儲藏室去了,接著傳來一陣呢喃細語。

吉米想,她和誰說話呢?

忍不住好奇心,敲著門問她道:“你和誰講話?”

賣花的女孩轉過頭淺淺地笑了,說:“我在和我的花講話呀。”

吉米萬分訝異:“在和你的花講話?”

她一雙纖纖素手麻利地忙碌著:“我跟我的花隨便聊幾句,告訴這一枝說:你開得這麼好,這麼豔,我也留不住你了。再告訴那一枝說:你急什麼嘛,小骨朵兒抱得那麼緊,再過兩天送你出門也不遲。”

吉米聽得呆了。告別了女孩,不由得想起另一個暖人的故事。

一個跑郊區線路的公交司機,每天都十分快樂地在那條塵土飛揚的道路上開著車。女售票員逗他道:誰比得上你,天天來赴約會!他幸福地笑著說:妒忌了不是?

乘客都猜,怎麼,這小夥兒在鄉野還有個癡心戀人?

車繼續顛簸著往前開。在一個小村前,女售票員興奮地指著前麵的一個水塘說:“在呢!還不快!”司機按響了喇叭,三聲短一聲長,像某種“暗號”。

乘客引頸觀瞧——老天,竟然是一群白鵝!聽到喇叭聲頓時張開雙翅爭先恐後地往汽車開來的方向跑,邊跑邊嘎嘎地歡叫著,猶如一群終於盼來了情人的姑娘。

與花呢喃私語的女孩,與白鵝約會的司機,讓吉米明白了工作究竟可以帶給人多少快樂。對他們而言,工作早已不僅僅是糊口手段,而是一份愉悅的情緒、一份撫慰心靈的愛。

“倘若你無精打采地烤著麵包,你烤出的麵包就是苦的;倘若你怨恨地釀著葡萄酒,你的怨恨就在酒裏滴了毒液……”這段話是紀伯倫講的。

莫忘致謝

戒指和寶石不是禮物,而是禮物的代用品。真正的禮物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愛默生

依琳娜、莎拉和德魯還小的時候,每當他們要向人家致謝,就口述感謝詞句,由母親費思持筆記錄。但是到他們長大一些的時候,已經可以自己寫謝柬了,可他們卻必須要在費思三催四請之後才肯動筆。

費思會問:“你寫了信給爸爸,謝謝他送你那本書沒有?”或者問:“陶樂思阿姨送了你那件毛線衫,你可向她道謝啦?”他們的回應總是含糊其辭,或者就是聳聳肩膀。

有一年,費思在聖誕節過後就讓兒女們寫謝柬,但催促了幾天,兒女竟一直毫無反應,費思大為氣惱,便宣布說:“在謝柬寫好並投郵之前,誰也不準玩新玩具或穿新衣服。”可他們依舊拖延,還出言抱怨。

費思忽然靈機一動,就說:“大家上車。”

“要去哪裏?”莎拉覺得好奇。

“去買聖誕禮物。”

“聖誕節已經過去了。”她反駁。

“不要囉嗦!”費思斬釘截鐵地說。

待孩子們都上了車之後,費思說:“我要讓你們知道,人家為了送你們禮物,要花多少時間。”

費思對德魯說:“麻煩你記下我們離開家的時間。”

來到鎮上,德魯記下了抵達的時間。3個孩子跟隨費思走進了一家商店,並幫費思選購送給她的姊妹禮物。然後大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