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和茅大娘聊得投機,就憋不住話了,把嘴湊向茅大娘的耳根,囑咐道:“明兒到了桃花渡,可大有講究,仔細水鬼抓人。“
茅大娘吃了一驚,忙問:“什麼水鬼?“
老婆婆道:“老奴聽說前幾日出過兩次事了,官女子的船沉了,人都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山裏夜風寒徹,又聽得這樣的話,茅大娘心裏一陣陣發涼,往老婆婆身邊又移近了,央她細細說來。
桃花渡是個不大不小的渡口,隻是沒有桃花。
桃花渡的名字緣自一個叫桃花的渡娘。桃花年輕守寡,為謀生計,做了渡娘。其它的事就跟古今才子佳人的故事大同小異了。桃花二十出頭,雖然被風吹日曬皮膚略黑,五官卻生得精致,再加上長得勞作,練就了一個好身段,上凸下翹,身上每塊肉都是鮮活的。渡河的路人涎著臉來調戲,都被桃花冷言冷語給打發了,有臉皮厚的,無奈船在江中,命在人手,也不敢太造次。
白天辛苦忙碌過得快,到了晚上,桃花才覺出身邊冷清,正是大好的花樣年紀,總有些不著三倆的念頭。
這日有雨,雨不大,隻夠濕了一張臉的,細細密密如牛毛般,又不肯停。桃花看渡口沒什麼人,就拿兩件衣服下去洗。剛彎下腰就聽有人叫船夫。抬頭看,原來是個狼狽秀才,衣服半濕了,頭巾也軟軟搭下來,隻一雙小眼睛黑豆似的看著精神。桃花把衣服撿了就跳上船,船上沒有篷,秀才依舊在雨中,嗆啷就打個噴嚏,把桃花噱了一跳,看他一眼,就笑了。
這一笑不打緊,把秀才的三魂七魄都引了出來。剛急著上船沒細看,原來這船老大是個娘子,衣裳也是半濕了,更顯得身條玲瓏。讀書人本來心思就多,腦中轉了幾句詩賦,再看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天地之間隻得這一靈秀女子了。就這樣桃花被路過的秀才看中,帶回家做了妾室。
本以為從此生計無憂,無奈主婦不容,秀才本來就是吃慣了酒席來頓素,調劑下口味,取中桃花的不過是她別有韻味的粗獷美,幾個回合下來就厭倦了,索性給桃花幾兩銀子讓她回去接著撐船。
桃花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回到渡口更受千人指點,生無可戀,選了一個月夜穿上紅色嫁衣投了河。說也奇怪,從那年起,渡口雖無一棵桃花樹,春暖花開時總有桃花瓣兒逐水而下,遂得名桃花渡。
後來出過幾次事,就有了新傳聞,桃花落水後成不能轉生成了水鬼,她嫉妒比她長得美的女子,如果被她撞見,就會拖下水。有段時間弄得人心慌慌,船家見女子都不肯擺渡。後終是為利所驅,留下女子過河要加錢且貌美的要收重金規矩。當然也有人說這是桃花渡的奸詐船家編來哄錢的,不過出門在外的人都求個心安,多半是乖乖把錢送上,不肯找麻煩。
老婆婆講完口幹舌燥,摸到灶間灌下一瓢涼水倒頭睡下。茅大娘就睡不踏實了。茅大娘是經過事兒的,戲文詞話兒見的也多,這種事可信可不信,放到自己身上,就怎麼也定不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