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就要求管理理論研究工作者走出書房,走向企業。我國至今沒有形成大家公認的管理理論,並不等於說我們在實踐中沒有形成我們自己獨特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而是缺乏總結和提高。如海爾管理案例走進哈佛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就表明了國際管理學界對中國獨特的管理思想與方法的認同。由於管理實踐者在管理創新過程中致力於自身問題的解決,也沒有時間和能力進行理論上的總結和提高,而管理理論工作者有時間和能力對這些實踐中形成的管理創新思想和方法進行理論上的總結和提高,但關鍵是我們的理論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深入實際,麵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最好的方法是在學習國外發達國家先進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同時,為本國企業提供管理谘詢服務。
觀念轉變是創新的基礎
1觀念轉變產生創新機會
自1960年以來的20年是美國國民健康情形進步最快的一段時間。但整個國家卻為憂鬱症所籠罩。
不管導致這種觀念產生的真正理由是什麼,但它提供了創新的機會。比如說,它創造出了健康雜誌和醫學報道等刊物興起的機會。其中有一家《美國健康》雜誌在兩年內達到每月發行100萬份的成績。它創造了因一般人對食物恐懼而產生的發財機會。卡洛萊多州的昔利修天然食品公司是由一位在美國山區采集草藥的年輕人創立的。他在山上采集藥草加工,包裝後再拿到街上出售。十幾年後,昔利修天然食品公司每年淨賺幾百萬美金。最後,它的所有者還以2 000美元的價格將它賣給另一家食品公司。
2尋求觀念轉變
一般來說,成功的創新者不管是經營何種行業,他們都必須在自己的範圍內尋求靈感。但一般人與創新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後者對時機的來臨特別敏銳。
當今,名列全球前茅的一份食物雜誌是由一位年輕人開辦的。這位年輕人曾經做過一家空中雜誌食物欄的主編。他警覺地發現了知覺上的改變,他曾在同一份日報中看到兩種矛盾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談論美國全年消費的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TV晚餐、肯德基炸雞、冰凍晚餐,並預測這一類食物的消費量會在幾年內升高到全國的2/3;第二種說法是關於一個精美食物的電視節目,這個節目受歡迎的程度已在電視行業中創下了紀錄。這兩種說法涉及了一本精美的食物專刊,這本刊物據說已成為全美最暢銷的書籍之一。這些矛盾的說法使他覺得很好奇,到底什麼是事情的真相?一年以後,他創辦了一個與眾不同、獨具見解的食物雜誌。
但是,反過來說,沒有比提前創新更危險的事了。首先,許多機會看起來似乎是創新,但到後來卻證明不過是一時的流行而已,它們的壽命一般不過一、二年。有時候,我們很難分辨什麼是時髦、什麼是機會。小孩玩電腦是時髦?阿特力公司認為這是個時機,但它的市場隻維持了一、二年。一旦小孩子厭煩了電腦,阿特力公司就無利可圖了。大人們用電腦則是另一回事了,這代表創新的降臨。但開始我們也很難分辨這到底是創新機會呢,還是一時的時髦?它將會帶來什麼結果呢?
時間差對創新是極端重要的。在開發創新時,模仿是不適用的。隻有迅速、精確的創新才能在這個範圍發生效果。另一方麵,正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創新的機會是一時的時髦或是具有被開發潛力以及它將會產生的效果,所以我們在從事創新計劃時最好從小規模做起。
了解創新阻力源
在組織變革與創新過程中,組織本身和組織成員具有一種阻礙力量。這使得組織行為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避免其陷入混亂或無政府狀態。而且,變革和創新的阻力還可以成為功能正常的衝突源,使問題及時暴露,以便及時解決。變革和創新的阻力表現形式不一,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間接的;有的是公開的,有的是隱匿的;有的是即時的,有的是延後的,等等。總之,阻力的存在,有積極作用的一方麵,但它畢竟阻礙了組織的變革與創新,應當努力加以引導和改變,使其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阻力源,它包括個體阻力源和組織阻力源兩個方麵。
1個體阻力源
個體阻力源來自於基本的人類特征,如個性、感知等。個體抵製的主要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