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定律九:要麼創新,要麼死亡(4)(1 / 2)

2)盡管公開聲明允許有一點偏執,允許適度的我行我素。但是他們還是尊重合作共事、集體努力的做法,因為這體現了務實精神。也就是說,這些在名人廳裏榜上有名的革新迷雖然蔑視公司上層的爭權奪利、公司的正式政策和總部那些職員,但他們與各方麵的協調能力卻是很強的,他們能夠巧妙地弄到公司第一流的人才以充實自己的小組,並使公司各部門、各方麵(通常是非正式的辦法)同意給他們時間、向他們提供場地和其他資源來實施他們那前景廣闊的項目。

3)失敗是被容許的,人們從中可學到經驗和教訓。我們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噢,生產部門在這個準備工作中提出的問題可真是有意思。我們(工藝技術)這次真的出了洋相。但是看來我們也學到了甲、乙和丙等東西。我們是不是明天就拿出一個修正的設計方案再去和他們商量商量?"還可以聽到這種話:"夥計,顧客試用評議小組確實批評了這個新包裝方法,也許我們應該召集另外一個顧客評議小組來試一試。但我還想說,讓我們再努力一次把它搞好。我們今晚就把自己的人都叫來,看看我們能否根據那些批評意見將它修改一下,或者是不是幹脆放棄它,試試別的方法。"我們聽不到這種話:"生產部門的那幫蠢貨沒把它弄好。我不想回去向我的上司彙報。我知道設計本身毫無問題。我們得收集一些分析材料,以便在星期四的高級管理者會議上向他們攤牌。我們不能讓他們繼續胡說八道了。我告訴過上級這是一個很好的設計,一切都考慮到了。就我而言,我仍然這樣認為。注意不要讓你們廠的那個年輕人說些什麼不三不四的話。"

4)"試試看"、"做個試驗"、"快點動手大幹"、"給我兩份資料,然後我們接著幹"一類的語言,遠遠多於"讓我們成立一個小組共同分析一下"、"不要太著急"、"甲、乙、丙等等對此會有什麼想法?"

5)所有工作人員都允許(甚至要求)用10%到20%的時間從事"販私酒"一類的地下項目的試驗,特點是對設計人員、采購人員、產品經理、信貸經理或工程師等更是如此。而且對其他人來說,幫助這些"販私酒"的人解決難題也是立功的行動(幫這種忙會受到獎勵,而不會被指責為不務正業)。上級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係統密切關注他領導下的工作人員是否從事"販私酒"式的活動。他有意識地經常獎勵那些有遠見的、聰明的"販私酒"式的活動,哪怕是這些活動最後卻一無所獲或隻是取得一些小成功。

6)人們經常這樣說:"你為什麼不在今天下午就同喬(市場開發部門)、比爾(生產製造部)和安(銷售人員)碰一碰頭,再從丙、丁(事業部)找兩個人來商量一下解決辦法?對了,你也許還可以給用戶打個電話。他或許會對這件事有所幫助。記著告訴我你幹了些什麼?"而不是說:"讓我們組織一個委員會,讓甲、乙參加並提些建議。我們已經請丙任委員會主席,這樣我們就不會打亂丁(丙的上司的上司)的部署了。同時,計劃將在大約8個星期內對各項要點進行正式複審。"

7)"為創新而創新"也會受到獎勵,而且不論哪一級哪一個部門都平等對待、一視同仁,隻要他們創造了某個新東西,打破了由來已久的舊規章和舊傳統,並因此而大大改進了他們的工作。同時,公司要將這種創新表現作為對全體員工進行日常考核和鑒定的重要內容之一。

8)尊重堅持革新者,提升那些並非高明的管理者中的革新迷。這又表現為決策者的態度:實際完成一項工作(將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投入市場)要比在行政管理方麵循規蹈矩、表現良好更為重要。相反,如果"他沒有什麼創新和建樹"就意味著從此得不到重用。

9)那些被一再提升的明星式人物都有過失敗的經曆,這是他們曆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他們的失敗也盡人皆知。他們也經常公開地談論"使我最難堪的一件事"(同時也說清楚他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取得成功)。人們從來不用這樣的言辭來評論他們:"一個善於辭令的人"、"事件未見分曉時,他是始終不出麵的"、"在爬到上層職位的過程中從來不得罪任何人"、"永遠不犯錯誤",等等。

10)名人廳裏主要是那些新產品或新服務項目的開發者--革新迷,他們將新思想變成了市場上的成功,並因此而聞名於公司。同時,他們也多少有一點倔強,以"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執拗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