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定律九:要麼創新,要麼死亡(5)(2 / 2)

第二,知識創新的第二項要求是戰略地位的清晰與集中。

在實際操作中,知識創新不能隻是實驗性的執行,它必須保證每個步驟都正確而不寄希望於第二次機會。在前述的各種創新中,即使在某一步驟失敗,創新者也不憂慮會受到外界的幹擾,這種現象不會在知識創新裏出現。在這裏,創新者有太多的朋友及對手,創新者隻要跌倒一次,爬起來想要再追,恐怕就隻有望塵莫及了。

基本上,知識創新有三個要點:一是發展出一個完全主宰創新範圍的係統。二是知識創新可以創造自己的市場、自己的客戶,而不受其他廠商幹擾。它創造的這個市場不容易有外來者侵入。因為,它的產品是獨一無二的。三是"占據一個商業據點",集中精力在社會的某一層麵實施創新。

知識創新者必須決定一個清晰的焦點。雖然所有的知識創新都含有某種程度的冒險性。但是,不決定一個焦點,或者多個焦點,是一件更危險的事。

第三,知識創新者尤其是高科技方麵的創新者需要學習企業管理的能力。

因為,企業管理對知識創新者的重要性遠超過其他行業。知識創新的風險較大,所以它的回報率也很高。但是,一般的知識創新者的管理知識普遍不足。大致上來說,知識創新的風險之所以這麼高,主要的責任還是在於管理者本身。他們輕視高科技外的一切知識。他們為本身的高科技知識沾沾自喜,而變得目空一切;他們相信所謂"品質"的定義就是複雜的科技,而非滿足客戶價值觀的產品。在這方麵,他們隻是19世紀的發明家,而不是20世紀的管理者。

製度創新是創新管理的前提

製度創新是知識創新的前提,如果舊的落後的企業製度不進行創新,就會成為嚴重製約企業創新和發展的桎梏。

企業製度是指一個有機組織為了實現組織既定目標和實現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的協調,在財產關係、組織結構、運行機製和管理規範等方麵的一係列製度安排。它主要包括產權製度、經營製度(經營機製)和管理製度三個層次不同方麵的內容。產權製度是決定企業其他製度的根本性製度,它規定著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權利、利益和責任;經營製度(經營機製)是有關經營權的歸屬及行使權力的條件、範圍、限製等方麵的原則規定,它構成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目標機製、激勵機製和約束機製等;管理製度是行使經營權,組織企業日常經營的各項具體規則的總稱,其中分配製度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

企業製度創新就是實現企業製度的變革,通過調整和優化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三者的關係,使各個方麵的權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體現;不斷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和修正完善企業內部的各項規章製度,使企業內部各種要素合理配置,並發揮最大限度的效能。

製度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整體創新的前提,同時也是實現一個企業不斷創新的保障。沒有一個創新的企業製度,企業的其他創新活動就不會有效和持久。

1製度創新可使企業站在發展的前沿

企業的外部環境總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國際化、區域化和網絡化格局的形成和加深,企業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開放,企業隻有和外界保持良好的關係,才能長久不衰,站在發展的前沿。反之,企業體製僵化,創新不足,便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2製度創新是搞好管理的基礎

管理本身便是強製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為了使管理不斷創新,必須首先從體製、製度上為其開道。

3製度創新是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的前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勝誰負關鍵在於創新,創新已成為企業的生存之本。企業必須在經曆了"生產管理型"向"經營管理型"的轉型後,適時轉向"創新管理型",形成有效的創新機製,將創新體現於企業製度當中,更好地發揮投資者、經營者、生產者甚至消費者創新的積極性。

4製度創新可發揮人才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