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妙語幽默風趣,既是笑話又非笑話,有禮有節,讓對方知道推斷的錯誤。
輕鬆幽默的話題,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悅;莊重嚴肅的話題會使人緊張慎重。隻要有可能,最好能把莊重嚴肅的話題用輕鬆幽默的形式說出來,這樣對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巧用諧音,令人捧腹漢語口語中,有一種特殊的語音現象:同音多義,即字音相同或相近,意義卻完全不同,如同音字、諧音字等。在聊天討論中進行論辯時,借用諧音關係,把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聯係起來,使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結成理所當然的因果聯係,這可以表達出豐富的含義,給人以廣闊的聯想和想象的天地,往往能出奇製勝,妙趣橫生。
有一次,北京衛視正在搞一期全民健身宣傳節目,男、女兩名主持人正在訪談現場的特約嘉賓,請來的幾名嘉賓是一位舉重教練以及他的隊員。在第一位隊員表演了抓舉和挺舉之後,教練進行了點評,這時男主持人阿龍不失時機地結合動作要領,對選手進行了鼓勵。
此時,女主持人將了阿龍一軍,並以知情人的身份忽悠起觀眾來:“大家知道阿龍為啥說得這麼專業嗎?對嘍,他曾經練過舉重,今天讓他為大家表演一個要不要?”女主持人邊說邊示意大家鼓掌歡迎。現場氣氛一下子活躍、沸騰了起來。
阿龍立即作出反應,予以回絕。現場的觀眾鼓掌煽情,大聲齊呼“龍哥,加油!龍哥,加油!”阿龍邊笑邊不斷解釋:“那都是上中學時的事了,再說身穿西服,表演也不方便。”然後,他指著女主持人說道:“和你做搭檔,真是三生不幸啊!”
女主持人快言快語:“不是‘不幸’,是真的‘不行’吧?”現場又是一陣哄笑。
這時,阿龍向觀眾擺手示意安靜下來,故作較真的樣子說道:“你要知道,一切皆有可能。我真舉起來,你怎麼辦?”女主持人巧舌如簧,避實就虛道:“我看你是‘以前’皆有可能吧!”現場再次為女主持人的妙語報以熱烈的掌聲。
阿龍麵對女搭檔的“忽悠”,自感“騎虎難下”,顯然要自我解脫,於是就“哀其不幸”,而女主持才思敏捷,巧借諧音點破了“不敢舉”這層窗戶紙,把搭檔“曬”了起來。當男主持人“反戈一擊”想要忽悠女搭檔時,她並不上當,而是再借“以前”與“一切”的諧音,避開男主持“舉與不舉”的鋒芒,既避免了尷尬場麵的出現,也較自然地給搭檔鋪就了下來的“台階”,真所謂其樂融融。女主持人妙用諧音,機智應答,自然圓場,娛樂觀眾,令人佩服。
隻要我們留心觀察,發生在身邊的運用“諧音”的例子也可以說俯拾皆是。
《非常了得》這個節目一開場,身為半個南京人的孟非便教郭德綱說起了南京方言。孟非現場說道:“南京有句方言叫‘不存在’,哪兒都能用,我還沒發現不能用的地方。”郭德綱靈機一動,隨即活學活用問道:“孟非好英俊!”孟非答:“不存在!”
“孟老師像個老太太!”答:“不存在!”“我欠你兩萬塊錢!”孟非哈哈大笑道:“這個存在!”
一番話引得現場大笑。老孟與老郭的默契愈發成熟,互抖包袱也越來越遊刃有餘。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孟非更是表示:“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我和郭老師合作不默契的質疑,更有人質疑說郭老師是‘人肉背景板’,我覺得這樣的說法完全不存在。我隻能說,我們的節目還長著呢,今晚一定要你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