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寬恕,充滿整個人生(2 / 2)

(3)策勵自己,而非驅策別人。想要模仿別人,隻能使自己居於次席。記住,不經壓力,你無法成為偉人。你每天的自我心象,都應該有所進步;這一點你倒可以做到。

(4)發掘自己的長處,不要老是把自己的短處深記於心。如果你每天都以失敗感來折磨自己,你就是自己的大敵;如果你每天都充滿著信心,就可以盡量發揮你的長處。在這兩種選擇之間,你應該作明智的決定。記住,你必須忘掉昨天;隻要你能朝著當前的目標奮力不懈,就可以做到。你對當前的目標下的功夫愈多,就愈沒有時間回憶昨天的憂愁與痛楚了。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人脾氣粗野狂暴,能把不管什麼事都搞得象滔天大罪那樣不可饒恕。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出於一時的狂怒,而是源於他們自己的稟性。他們譴責每一個人,要麼為這個人做過的某件事,要麼為他將做的某件事。這暴露出一種比殘忍還要可惡的性情,這種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頂。他們是如此誇張地非難別人,以至於他們能把別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個問題渲染得象西瓜那樣大,並借此將其全盤否定。他們是不通人情的工頭,能把天堂糟踐成牢房。盛怒之下,他們把一切都推到極端。性情好的人能夠原諒一切過失。他們會堅持說別人的本意是好的或者隻是一時不小心才犯下錯誤。

這個社會上確實有許多愚笨的、甚至一無是處的人,我並沒有叫你對這些人也必須心懷敬意,因為如果你好壞不分,這也從另一方麵暴露了你自己的缺點,表明你的知識和修養也和他們差不多。但是,即使是對這樣的人,你也沒有必要表露出你對他們的輕蔑。

在這個世上,凡事還是有些原則的,比如如果你僅僅是無意間對人做錯了事,還是可以被原諒和允許的,但是,如果你是侮辱別人,則是一件絕對不被允許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所以不管你多久以前曾經侮辱過他,對方都會牢記在心。

有時候,我們隻是想要盡力掩藏自己所犯的過錯,或者掩飾自己的弱點或缺點,但如果對方毫不顧及這些,將之和盤托出,這對你來講,一定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雖然我們知道背後肯定有人經常在說我們在這方麵或那方麵的不是,我們盡管心中不悅,但隻要這種抱怨不被擺到桌麵上來,我們還是能夠忍受的。但是,如果有人當麵毫不留情地斥責我們,即使是至親好友,我們也仍然很難接受對方這種正麵的指責,這一方麵是因為,如果有朋友當麵指責你的過失,你一定會認為是不是對方發現了你的弱點,另一方麵,不管是你說別人,或者是被別人說,都會使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

不管任何人,隻要有一點點受侮辱的感覺,都會感到非常憤怒,所以,除非你想一輩子與對方為敵,否則即使是對方的行為舉止讓你忍無可忍,你也不應該對對方表露出輕蔑的態度。

每個人都可能患上偏見的“疾病”,隻不過程度輕重不一。偏見是根據自己所得到的一點點信息,憑主觀的想象,甚至已有的經驗和邏輯,編故事似的給對方編製了一個形象,甚至由此去推知他的過去和將來。

和一個人初次見麵,對方穿著隨便,談吐粗俗,你很可能會認為對方是一個沒文化、缺教養的人,當然你可以這麼認為,但如果你進而認為他辦事肯定不認真,而且自私,甚至可能有點邪惡,以至於以後不願和他進行任何合作,那麼就過分了,就變成了一種偏見。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很容易失去很多機會,因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和人交往、合作,關鍵要充分利用別人的優勢,充分發揮對方的優勢,從而給自己提供方便。

對人產生偏見,結果往往是對自己不利。因為對人有偏見,很容易被對方察覺,一旦別人感覺到你對他有偏見,很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如果你們是同事,那麼麻煩就來了,合作是肯定不可能的了。所以一次偏見就等於少了一個合作夥伴,甚至少了一個可能的朋友。

要想消除偏見,我們就得設法改變自己的一些思維定勢。首先要使自己堅信每個人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我們和人交往要盡可能地多看優點,少看缺點,能以這樣一種態度去交際,我們就會感到這世界很美好,肯定能寬容地對待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