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更偉大的驅動力(1 / 2)

所謂的“高級的”與“低級的”需要之間存在的真正心理上以及實踐中的差異必須得到重點探討。這樣做是為了證實有機體自己規定了價值的不同等級,這是科學的觀察者的記錄,不是他們的創造。但是,許多人仍舊認為,價值不過是研究人員根據自己的趣味、偏愛、直覺,未經證實或不可證實的假設所做的任意論斷,因此,很有必要論證清楚這一問題。

拋棄心理學中的價值,不僅把心理學削弱了——其全麵發展受到阻礙,而且把人類引入超自然主義和道德相對論的誤區。但如果能證實有機體在先與後、強與弱、高級與低級之間進行著選擇,就不能認為一件好事與任何其他好事價值相同,或者在任何恒久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是不可能的。選擇原則,基本需要在潛力相對原理的基礎上按相當確定的等級排列。這樣,安全需要比友愛的需要更強烈,因為當兩種需要都受到挫折時,安全需要在各種可證實的方麵支配有機體。在這個意義上。生理需要(它們被安排在更低的一個層次)強於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強於愛的需要,愛的需要又強於尊重的需要,而後者又強於個人特質的需要——我們稱之為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是選擇或者說優先的順序,但同時也是各種其他意義上的由低級至高級的順序。

高級需要在種係上或進化上發展較遲。我們和一切生物共同具有食物的需要,也許與高級類人猿共有愛的需要,而自我實現的需要(須借助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

越是高級的需要,就越為人類所特有。

高級需要是較遲的個體發育的產物。任何個體一出生就顯出有生理的需要,也許,還有安全需要。比如,它可能會受到恐嚇或驚嚇,當它依靠的世界提供足夠的規律與秩序時,它也許會發育得更好。隻有在幾個月以後,嬰兒才初次表現出有與人親近的跡象以及有選擇的喜愛感。再後來,我們可以相當清楚地測到,除對安全以及父母愛的需要外,嬰兒還表現出對獨立、自主、尊重以及表揚的要求。至於自我實現,天才式的兒童甚至也要等到三、四歲。

越是高級的需要,就越能忍受維持純粹的生存需求,其滿足也就越能更長久地推遲,並且,這種需要也就越容易永遠消失。高級需要不大善於支配、組織以及求助於自主性反應和有機體的其他能力。例如,人們對於安全的需要比對於尊重的需要更偏執、更迫切,剝奪高級需要不象剝奪低級需要那樣能引起如此瘋狂的抵禦和緊急的反應。

與食物、安全相比,尊重是一種非必需的奢侈。

生活在高級需要的水平上,意味著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長的壽命、更少的疾病、更好的睡眠、食欲,等等。人體研究者多次證實,焦慮、害怕、愛和優勢的缺乏等等,除促成不良的心理後果外,往往還造成不良的生理後果。

從主觀上講,高級需要不象其他需要一樣迫切。它們較難被察覺,容易被搞錯,容易由於暗示、模仿或者錯誤的信念和習慣而與其他需要混淆。能夠了解自己的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成就,對於高級需要更是如此。

高級需要的滿足能引起更理想的主觀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以及內心生活的豐富感。安全需要的滿足最多隻產生一種絕處逢生的感覺。無論如何,它們不能產生象愛的滿足那樣的幸福的狂熱與心醉神迷或寧靜、高尚等效果。

追求和滿足高級需要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健康趨勢,一種脫離心理病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