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武帝統治後期,人禍加上天災,使得各種社會矛盾都尖銳起來,其中,尤以階級矛盾最為激烈。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自山東而起漸向全國蔓延,他們占山結寨,攻城略地,斬殺官吏,一呼百應,嚴重地搖撼了西漢王朝的統治。
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之下,麵對動蕩的政局,漢武帝開始反省.自己的過失。他承認自己受了方士的欺騙,幹出求神訪仙的荒唐事;他對誤殺太子之事痛悔不巳,在太子的殉難地建造了一座“歸來望思之台”,以寄托他的哀思和愧恨;在窮兵黷武、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嚴重後果方麵,武帝也逐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芷在這時,搜粟都尉桑弘羊上疏,建議武帝派人到遙遠的輪台進行屯田、修築堡壘。武帝就此於當年〈公元前89年)特地下詔,婉轉地批評了輪台屯田的建議,批評了增加百姓的人頭稅以充軍費的主張。在這封詔書中,武帝著重對自己窮兵黷武而造成的重大損失進行了追悔,並且明確表示,今後的政策應當禁止對百姓的苛暴行為,不準擅自給百姓增加賦稅,應主要致力於農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漢武帝“輪台悔過”。不久,武帝任命田千秋做宰相,並特封他為“富民侯”,以示要奉行養民富民政策。他還任命趙過為搜粟都尉,讓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先進的“代田法”加強對農業生產的領導。這些措施的實行,說明武帝在這方麵是言行一致的,他的輪台悔過是真誠的。
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死,享年71歲,在位54年。縱觀漢武帝的一生,他既有大功也有過錯,而作為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他,能向全國人民公開承認自己的過錯,並且以實際行動來改正錯誤,這的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勵精圖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生於599年1月,據說,他的父親李淵給他取名“世民”,是希望他長大之後能“濟世安民”。
李世民出身於一個典型的官僚貴族家庭,他的曾祖父李虎是北周的開國功臣,任柱國大將軍,死後追封為唐國公;祖父李曬、父親李淵在北周時皆襲封唐國公,後來,隋代北周,李淵繼續在隋朝做官,617年出任太中從起兵太原到玄武門之變原留守。李世民沒有像其他一些官僚貴族子弟那樣,成為奢侈淫逸的花花公子,他“少尚威武”,從小開始培養馳騁沙場的本領,並鑄就了剛毅果斷的氣質。隋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巡視北方邊塞,遭到突厥可汗親自率領的數十萬騎兵的襲擊,被圍困於雁門。在危急中,隋場帝隻得把詔書係於木板上,投人汾水之中,命令各地募兵馳援。李世民應驀人伍,成為屯衛將軍雲定興的部下,這是他投身戎馬生涯的第一步,時年僅16歲。隊伍出發前,李世民給雲定興出謀劃策,建議他使用疑兵之計以迷惑敵人,雲定興采用了他的建議,果然取得奇效。這次從軍,初步顯示出了李世民的勇氣和智慧,同時,也使他對箱王朝的腐朽和虛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隋朝後期,由於隋煬帝實行殘暴的統治,導致階級矛盾急劇激化、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日趨尖銳,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危機。自611年王薄領導農民在長白山舉行起義以來,農民的起義鬥爭此起彼伏,呈燎原之勢,隋王朝的統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在這種形勢下,擔任太原留守的李淵雖預感到隋朝的滅亡不可避免,有起兵反隋之心,但還是有種種的顧慮,遲遲不敢采取果斷的行動。李世民則一麵積極地收攬豪傑、招兵買馬,一麵再三地督促父親早日采取行動,敘於使得李淵下定決心,舉起了反隋大旗。
617年,李淵起兵於太原,他將3萬人的隊伍分成三軍,李世民統率其中的右軍。隊伍於是年7月自太原出發,沿汾水而下,渡過黃河,直搗長安。一路上,許多地方武裝和農民軍紛紛加入到李淵的軍隊,其中,李世民的部隊擴充到13萬人。10月,李淵的20萬大軍進抵長安城下,並將長安層層包圍;11月,攻下了隋都城長安。李淵暫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自己以大丞相掌握國政。第二年(公元618年),煬帝在揚州被殺,李淵廢掉楊侑,即皇帝位於長安,改國號為唐。唐朝建立後,全國形勢依然嚴峻,割據武裝多如牛毛,勢力大的更是拚命地擴充實力,搶占地盤,企圖與李唐王朝一爭天下。唐高祖李淵封李世民為秦王,令他統率大軍,四出征伐。在四五年中,李世民率領著他的精兵驍將屢建奇功,先後消滅了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等大的割據勢力,打敗了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鞏固了唐王朝的統治,表現出他卓越的軍事才略。
隨著唐王朝的建立及其統一戰爭的不斷勝利,唐皇室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也愈演愈烈,鬥爭主要是在以太子建成為首的一方與以秦王世民為首的另一方之間進行。建成是李淵的長子,在幫助父親奪取天下以及鞏固政權的過程中,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表現出一定的政治和軍事才能。李淵稱帝後,建成被冊封為太子,取得了皇位合法繼承人的地位。但他心胸較為狹窄對於長期統兵、東征西伐、功績卓著而擁有巨大實力和聲望的秦王李世民,由猜忌、戒備發展到仇恨,必欲除之而後快。世民對於建成,既有防範之心,也不無取而代之、以便日後登上皇帝寶座之意。於是,兄弟之間,明爭暗鬥,各自拉幫結派,培植死黨,甚至不擇手段地用重金收買對方部屬。在這場鬥爭中,李淵的四子齊王元吉始終堅定地站在太子建成一邊。
626年(武德年),建成與世民的鬥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天夜裏,建成召世民飲酒,世民飲酒之後突然心頭劇痛,隨即吐出大口大口的鮮血,幸虧他的堂叔李神通將他扶送回府而得救,顯然,建成在酒中下了毒。這年夏季,突厥大舉南侵,建成向李淵提議由元吉代替世民任出征統帥,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以及尉遲敬德、程知節、段誌玄、秦叔寶等大將控製在他們豐中,然後,在為元吉餞行的宴會上,派壯士剌死世民。建成、元吉的這一密謀,被建成手下的一個名叫王眭的官員泄露給世民,在這生死關頭,世民在與長孫無忌等商量之後,決定先發製人,予建成集團以覆滅性的打擊。
6月3日,世民密告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並陷害自己,李淵答應次日早朝追查此事。6月4日一早,世民在玄武門設下伏兵,以待建成、元吉入朝。當建成、元吉策馬入玄武門至臨湖殿時,感覺到氣氛不對,欲回馬東宮、這時,李世民率伏兵出擊,他一箭射死了建成,尉遲敬德射殺了元吉。接著,尉遲敬德全身盔甲,手持長矛,直奔李淵,脅迫他立世民為太子並付以國事,李淵無可奈何,隻得答應。同年8月,李淵又被迫退位,當了太上皇。於是,李世民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