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月5日緬甸班杜拉運輸公司將首次從中國進口106輛捷達燃氣轎車,用以擴大下屬帕亞米出租車公司車隊。
1月11日16家家用轎車鼻祖賽歐歸來,上海通用兩翼齊飛。上海通用率先打響新年車市揭幕戰,新賽歐在成都全球首發上市,計劃以低於6萬元的價格出擊三、四線城市家庭用車市場。
同日中國2009乘用車累計銷量首次超過千萬,達到1033.13萬輛,同比增長52.93%,首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1月12日大發汽車將其在汽車零部件製造公司一汽大發(吉林)車身部件有限公司中的全部50%股份賣給了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
1月14日第88屆布魯塞爾車展暨2010年歐洲車展布魯塞爾站開幕,主題是“駛向未來”。
1月18日美克萊斯勒召回門。因存在刹車突然失靈的隱患,克萊斯勒旗下24000輛克萊斯勒、道奇和吉普品牌最新車型麵臨召回。
1月22日豐田美國公司宣布召回存在油門踏板問題的8款車型,召回數量已超過其2009年718萬輛的全球銷量。
1月25日比亞迪投資225億在陝西建全國最大太陽能電池基地。計劃到2015年,比亞迪將要在陝西建成一個500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1月26日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斥資共3000萬元增持華晨寶馬1%股權,華晨中國持有華晨寶馬實際權益增至50%。
1月27日海馬股份擬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增發融資30億元,用以海馬商務汽車技術改造以及海馬鄭州汽車新產品研發。2月
2月6日保時捷中國總部落戶上海浦東,位於陸家嘴的保時捷中國總部大樓將於201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2月23日通用汽車完成旗下薩博AB汽車公司與荷蘭世爵汽車公司的出售交易。
2月24日四川騰中重工收購通用旗下悍馬車業務提案未獲商務部批準,由此通用將逐步關閉對悍馬的運營,但仍會為悍馬提供原有的售後服務。
2月25日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稱2009年日本國內汽車產量為793萬輛,我國以1300萬輛規模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生產第一大國。
2月26日上汽五菱乘用車零部件生產項目開工。項目用地總麵積139.59公頃,預計總投資43.5億元,包括主要零部件生產、配套發動機主要零部件生產,以及整車及零部件物流等五大項目。3月
3月2日遼寧曙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湖南株洲簽訂《合資合作意向協議書》,標誌中國新能源客車產業化時代到來。
3月4日比亞迪攜手戴姆勒,開放部分電池技術。比亞迪、戴姆勒將麵向中國市場注冊與打造一個新品牌,盡快推出合作的電動汽車。
3月7日上海汽車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以現金收購通用中國持有的1%股權。交易完成後,上海汽車合計持有上海通用股權比例為51%,上汽正式控股上海通用。
3月8日鈴木株式會社全資子公司鈴木(中國)投資上海分公司在上海國際汽車城成立。成立的分公司旨在中國汽車產業領域進行投資,並向中國的鈴木各相關企業提供廣泛業務支持,並作為鈴木品牌進口汽車的總經銷商。
同日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菲亞特集團汽車股份公司合資設立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總額50.317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18億元人民幣,雙方投資者各占50%的股份。
3月12日上海通用汽車宣布在中國市場召回2007年9月18日至12月31日生產的2065輛進口2008款科帕奇車輛。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轉向柱和轉向中間軸可能未完全連接到位,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鬆脫,影響車輛操控。
同日因存在零件缺失或鬆動等問題,豐田子公司大發汽車公司計劃在日本召回近27.5萬輛汽車。
3月16日因燃油軟管存在缺陷,通用將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分別召回9098輛和485輛雪佛蘭科魯茲車型。
3月17日首批作為上海世博園區零排放綠色公交的超級電容大客車入園。世博期間,將有包括300輛超級電容車和純電動車、200輛燃料電池車、500輛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低碳排放車在園區周邊服務,新能源車的應用和展示是科技世博的一部分。
同日英國政府宣布為福特汽車和日產汽車提供3.6億英鎊的貸款擔保,幫助其研發節能環保車技術。
同日上汽自主品牌南京浦口基地二期改建工程宣布落成投產,標誌著上汽自主品牌平台化戰略布局基本完成。
3月19日中國最大汽車業投資項目在非洲啟動。一汽集團進出口公司與中非發展基金簽訂一汽非洲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出資1億美元在非洲建設大規模本地化生產基地。
3月23日大眾擬發售61億美元優先股。大眾汽車擬發售總價值為45億歐元優先股,增資用於大眾與保時捷合並項目。
同日韓國雙龍汽車宣布已和韓國大宇汽車銷售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汽車銷售領域進行合作。
3月25日政府采購汽車新政將出台,新方案將主要向自主品牌汽車傾斜,尤其集中在一般公務車範圍內。新能源車也將成為政府采購的重要一環。
3月26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產銷量達到200萬輛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
同日國內汽車經銷商中升控股在港交所掛牌,是國內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汽車經銷商。淨集資27億港元。
3月27日吉利汽車成功收購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公司後,將給DSI提供一套適合全球發展的新戰略。
3月28日中國車企收購海外豪華汽車品牌第一宗。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福特汽車在瑞典哥德堡簽署最終股權收購協議,以18億美元收購瑞典沃爾沃轎車100%股權以及相關資產。4月
4月2日比亞迪確認已收購日本荻原公司旗下“館林工廠”,主要生產發動機罩等主要車體構成鋼板的模具,此後將生產線搬至北京模具廠。
4月7日戴姆勒宣布和雷諾、日產結成三方聯盟,並各自以3.1%的股權進行交叉持股,雷諾和日產最終將分別獲得戴姆勒1.55%的股份。
4月8日一汽豐田承諾對今年召回的浙江RAV4汽車車主補償經濟損失。對浙江省工商局提出的製定時間表、上門召回、提供代步車、允許全額退還訂金和補償經濟損失具體要求均表示接受。
4月10日長安汽車與世博會丹麥館在上海西郊賓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推動低碳環保及新能源應用領域展開合作,實現雙方在創新技術、時尚設計和藝術人文上的價值共享。
4月11日上海世博會“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舉行揭幕儀式,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概念車“葉子”和通用汽車概念車ENV同時進行全球首發。展館主題為“直達2030”,展現了對實現智能城市交通和美好城市交通生活的願景。
4月13日華普銷售公司將在2011年逐步實現與吉利銷售公司的合並,變身為吉利下屬事業部。華普品牌將逐漸淡化並被“上海英倫”全麵替代。
4月14日上汽集團將介入通用印度公司的管理,屆時,通用印度董事局將改選,並轉交上汽決定部分高級職位的安排。
4月15日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和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決定從4月16日起,召回部分進口和國產馬自達3,1.6L,AT型轎車,數量共計54641輛。
4月20日吉林省吉林市擬建新“汽車城”,計劃在2015年實現整車產能超百萬輛。
4月26日廣州汽車集團與浙江吉奧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廣汽持股比有望是51%股份。同時廣汽也正在為在香港整體上市做最後的準備。5月
5月1日歐盟委員會公布“發展世界領先的電動車技術遠景規劃”,計劃在歐盟範圍內生產、使用統一標準的電動汽車電池充電設施,並宣布將在2011年年底前出台電池充電設施設備標準,確保充電站和電動汽車間的匹配。該委員會表示還將盡快推出電動汽車安全標準,並將於2012年修改現行碰撞安全標準,確保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至少不低於傳統汽車。
5月17日奇瑞汽車鄂爾多斯項目開工儀式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裝備製造基地舉行。項目規劃從零部件起步,逐步開始整車改裝,最終形成年產30萬輛SUV、皮卡、商務車、改裝車的生產能力。
5月19日北汽重組福建戴姆勒,因雙方在股權交易的價格上難達成一致已完全中止。
5月25日廣汽本田宣布:啟動新一輪擴能計劃,廣汽本田增城工廠產能將由目前的12萬輛/年提升到24萬輛/年,預計2011年下半年完工。屆時廣汽本田的總產能將從目前的36萬輛/年提升至48萬輛/年。
5月27日奇瑞汽車在海濱城市大連隆重發布旗雲品牌並推出旗下三款新車。對旗雲的重整使奇瑞汽車的產品劃分為QQ、旗雲、風雲、A係和瑞虎5個係列。
同日比亞迪與戴姆勒建立“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雙方各占一半股權的研究技術中心,在中國開發電動汽車。6月
6月1日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正式出台,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重點城市啟動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
6月3日廣汽本田宣布將從2010年6月3日起,召回2009年6月22日至2010年5月19日期間產的部分奧德賽轎車,涉及數量共計32650輛。
6月7日印度汽車製造商塔塔計劃在中國生產捷豹汽車以及路虎運動型多用途汽車,路虎、捷豹車型的汽車零部件將在英國製造,然後在中國進行組裝。
同日克萊斯勒集團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召回約68.3萬輛吉普牧馬人和其他兩款微型客車,主要原因是由於刹車係統和電動滑門係統存在問題。
同日美國安全監管機構宣布,由於車輛可能出現車門著火、刹車失靈和油門卡住等問題,克萊斯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在全球召回60萬輛汽車。
6月8日長安福特馬自達和廣汽本田四家車企相繼發布召回公告,涉及召回車輛達27.0728萬輛。
6月9日一汽大眾借殼湛江三星汽車,將華南工廠落戶佛山南海。一期投資5億歐元,預計2013年6月年投產,產能從15萬輛最終達到30萬輛。
6月11日豐田汽車正考慮盡快將插電式普銳斯引入中國,首先通過進口車在中國部分城市示範運行。
6月14日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將召回部分生產日期為2009年7月3日—2009年10月2日進口斯巴魯力獅和傲虎汽車,其中,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2266輛。
6月18日廣汽長豐控股子公司湖南長豐汽車研發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長沙長豐汽車製造有限責任公司運營機製存在諸多不順,公司擬依法解散湖南長豐汽車研發公司並終止長沙長豐汽車製造的增資擴股計劃。
同日比亞迪股份和法國的CGL公司簽訂合資合同,擬在深圳成立汽車金融公司。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其中比亞迪注資人民幣4億元,CGL注資與人民幣1億元等值的歐元。
6月21日雷諾計劃4年內,將在印度經銷商網絡擴充至70家,未來5年內投放5款新車。
6月22日NV200作為日產汽車在中國導入的第一款CDV(基於轎車平台的廂式車)產品正式上市,並用低於日本國內的價格優勢來打開中國市場。
6月24日上海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1.47元/股的價格非公開增發9億股,本次發行A股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0億元。
6月25日福田汽車歐洲汽車事業部暨俄羅斯福田汽車公司宣告正式成立。福田汽車將以俄羅斯作為其歐洲區域製造和運營中心,由此拉開福田全球化的序幕。
6月27日2004年開始實施的《缺陷汽車召回管理規定》正在重新修改製定中,極有可能於年內出台。
6月28日印度產的五菱車將掛上雪佛蘭標,幫助通用征戰開始快速發展的印度汽車市場。
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公告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中央財政將對消費者購買71款車型的節能汽車給予每輛3000元的補助,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兌付給消費者。7月
7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消息,《汽車產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已出台,征求意見稿以2004年出台的《缺陷汽車召回管理規定》為基礎修改。
7月3日我國首個汽車節能環保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安徽蕪湖奇瑞公司正式掛牌,並進行了首次兩車碰撞試驗。這標誌著亞洲規模最大、實驗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汽車技術試驗中心之一的奇瑞汽車試驗技術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
7月5日寶馬在成都設立全國第四個大區——西區正式掛牌投入運作,這是迄今為止,國際豪華品牌在西部設立的首家區域性辦事機構。
7月6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在深圳召開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會議,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
同日深圳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正式啟動,由此拉開了我國首批五城市試點政府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序幕。
7月7日吉利集團宣布:吉利集團、法國佛吉亞集團、浙江利民公司三方日前簽署了合資協議,三方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自2011年起為吉利提供零部件服務。
同日針對農民享受政策補貼款的手續繁雜、環節過多、時間過長的問題,山東省首創“三書”製度,這“三書”即“汽車摩托車下鄉承諾書”、“審核通過證明書”、“已申領財政補貼通知書”。
7月9日合肥市發布《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情況彙報》。
同日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和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在巴黎簽署在中國設立50/50合資企業的合同。該合資企業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輕型商用車和乘用車。
7月10日豐田汽車參股的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表示,將在本月為豐田提供兩款可再充電的純電動車原型。這意味著,豐田汽車向新能源動力領域又邁進一步。
7月初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09年歐盟轎車價格報告,印證了在汽車領域實施上述更嚴格的反壟斷政策的必要性。
同日東風汽車公司證實該公司已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達成共識,雙方將共同投資籌建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第三工廠,導入更多新車型,廠址首選武漢。
7月13日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車人網、清華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10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報告。該報告指出,2010年上半年,共接到用戶投訴6400例,其中有效投訴5600例,相比2009年同期增長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