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19日由商務部、工信部、發改委大力支持,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自主汽車技術與產品成果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同日北汽福田與戴姆勒汽車簽署合資協議,雙方按50∶50股權成立中重卡合資公司,國家相關部門也將在近日審批通過雙方成立商用車合資公司的申請。
7月17日“2010年黑龍江家電汽車下鄉龍江行”活動在黑龍江省雙城、阿城、賓縣、綏化、齊齊哈爾等65個市縣陸續開始,農民購買地產車可享受到15%的補貼。
7月19日據商務部統計,上半年,全國補貼下鄉汽車摩托車551.2萬輛,其中汽車142.6萬輛,摩托車408.6萬輛;發放補貼資金78.9億元,其中補貼汽車54.9億元,補貼摩托車24億元。這表明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成效顯著。
同日通用獨資的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在通用汽車中國園區內正式破土動工。該中心將會成為通用汽車除北美外在全球最全麵和最重要的技術科研中心,在某些領域還將領導通用全球的研發工作。
7月21日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聯合新華信國際信息谘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汽車行業景氣監測指數”。二季度汽車行業景氣綜合指數為105.7,與上季度相比下降0.1點,景氣指數連續三個季度的上漲勢頭得以終止。
同日美國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投票讚成擴大美國能源部一個規模為250億美元的方案,該方案旨在幫助汽車業開發插電式電動汽車,從而使美國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7月26日北京市質監局發布了《電動汽車電能供給與保障技術規範充電站》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規定了北京市充電站的分級、功能、構成、技術要求以及選址要求。
7月28日中電聯近日成立了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委員會,計劃用2—3年時間初步建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體係,這標誌著充電設施建設將有全國統一的技術標準。8月
8月1日中國西北第一車展——2010第三屆銀川國際汽車博覽會開幕,國產自主品牌、歐美車、韓係車、日係車紛紛登陸車展現場,參展主力車型達到創紀錄的72個品牌。
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在倫敦完成對沃爾沃轎車公司全部股權的收購,並宣布了董事會成員。
8月5日長安汽車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與哈飛和昌河分別簽訂技術許可、技術服務及生產協作框架協議,許可其生產長安品牌的汽車產品並為之提供技術服務。
8月9日由工信部牽頭草擬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內容曝光,該規劃是中國第一份專門針對新能源產業的行業發展規劃,將引導今後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8月10日中通客車公司申報建設的2萬輛新能源客車及節能型客車生產基地項目已順利獲得山東省政府有關部門的核準。
8月13日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門進一步加強汽車銷售行為以及汽車配件質量監管,維護汽車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汽車產業和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同日從長城汽車獲悉,該公司將與菲律賓國家汽車公司建立合資總裝廠,並計劃在年底前開始在菲生產汽車。
同日正在加速推進上市的美國通用汽車希望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120億美元至160億美元。
8月17日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第二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目錄。
8月18日通用汽車和上海汽車宣布,雙方將共同開發新一代環保節能動力總成技術。
同日東風股份新能源客車項目在湖北襄樊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奠基,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首家規模化的在建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
8月20日未來三年內,長城汽車公司將在菲律賓、塞內加爾、保加利亞、委內瑞拉、馬來西亞分別建設一家組裝廠,總產能達到10萬輛以上。
同日由24家企業、高校、科研及金融機構等不同單位組成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安徽合肥宣告正式成立。
8月24日福特汽車計劃在土耳其建立第二家生產Puma I5柴油發動機工廠,用以供應福特Ranger皮卡車型。
8月26日福特汽車宣布,福特將和美國俄勒岡州電力公司波特蘭通用電氣公司(PGE)進行合作,分享電動車充電需求信息。
8月30日日本汽車製造商三菱汽車總裁西岡喬近日宣布,三菱將於9月在其俄羅斯合資工廠開始以SKD的方式生產三菱Outlander SUV車型。
8月底,奇瑞汽車公司與當地政府簽署備忘錄,將在聖保羅州JACAREI市投資7億美元建設年產17萬輛的汽車製造廠,預計2013年投產。9月
9月2日豐田汽車旗下大發汽車表示,由於指示燈塑料燈罩褪色。大發將在日本和歐洲召回超過60萬輛汽車。本次受召回車輛的生產時間為1995年至2000年。
9月6日日本汽車製造商鈴木汽車公司表示,將斥資3.56億美元,在印度投建該公司最大生產基地。新廠年度產能將達25萬輛,預計2013年年中投入生產運營。
9月7日福田近日與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美國飛思卡爾在北京成立汽車電子實驗室,共同研發應用於福田下一代汽車的半導體芯片軟件及係統解決方案。該實驗室也成為繼與奇瑞合建之後,飛思卡爾在國內合作建設的第二個汽車電子實驗室。
9月8日中國國務院審議並原則通過《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新能源汽車為國家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由工業與信息化部牽頭製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草案)(2011~2020年)》也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對外征求意見,最早將在2011年第二季度出台。
9月12日武漢市漢南區政府與遠大瑞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簽訂合同,協議投資30億元,在武漢興建首個純電動汽車產業基地。
9月13日安凱客車(000868)公布定向增發方案,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發行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500萬股(含4500萬股),發行價格不低於10.20元/股。募集資金淨額預計不超過5億元,將投入新能源汽車擴建及關鍵動力總成製造、研發一體化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公司將新增年產6000輛新能源客車整車和12000套新能源客車關鍵動力總成的產能。
同日奇瑞汽車旗下的蕪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與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明基材料(原達信科技)成立合資公司並簽署協議,雙方未來將合作研發、生產應用於動力鋰電池的隔離膜材料。
9月14日一汽轎車對外宣布,產能20萬輛的第二工廠已經建成並將於第四季度正式投產,主要生產奔騰係列車型,而第一工廠的產能則讓位於一汽馬自達,屆時一汽轎車工廠總產能將達到32萬輛。
同日國家開發銀行與華晨汽車集團在北京簽約發行20億元人民幣短期融資券,這是全國首單含CDS(信用違約掉期合約)概念的短期融資券。首期10億元募集資金分別用於補充集團本部生產經營所需營運資金和調整公司債務結構償還銀行貸款。
9月16日江淮汽車“聯姻”兩家世界500強外資巨頭啟動中重卡、發動機合資合作。江淮汽車與美國納威司達公司(NIC)在京正式簽署《發動機合資項目》協議,並與NC2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安徽江淮納卡重型車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2億元人民幣,投資總額30億元人民幣。
同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巴西聖保羅州政府正式簽署了投資建廠的框架性協議。項目位於聖保羅州雅卡雷伊市(Jacarei),項目由奇瑞獨資建設,總體規劃為最終建成奇瑞巴西工業園,工業園區占地麵積100萬方平米,總投資4億美元。
9月18日寶馬集團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成立寶馬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9月19日通用汽車韓國子公司通用大宇(GM Daewoo)展出首款電動車Lacetti,正式加入全球電動車競爭賽。
9月20日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因商業賄賂收到杭州市工商局江幹分局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據了解,這是豐田金融也是豐田汽車在華首次麵臨商業賄賂處罰。從事汽車消費個人貸款業務的這家企業是日本豐田汽車下屬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同時還在寧波等地因涉嫌向多家汽車4S店實施商業賄賂被立案調查。
同日陝西省重點建設項目、延長石油集團2000萬條子午輪胎項目全鋼輪胎在鹹陽市下線投產,從而結束了陝西不生產子午線輪胎的曆史。同時,標誌著陝西汽車工業真正實現了完整意義上的“陝西製造”。
同日總投資約5.7億元的沈陽華晨專用車新工廠正式啟動建設。按規劃,新工廠建成後將從事各類專用車的生產。
同日上海汽車與寶鋼股份兩家上市公司簽署了《汽車用鋼輕量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布雙方將共同研發和應用汽車用鋼輕量化技術。
9月21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對原產於中國的子午線輪胎(Radial Tyres for Buses and Trucks)發起新出口商反傾銷複審調查。調查申請人是佳通輪胎(安徽)有限公司、佳通輪胎(福建)有限公司和佳通輪胎(重慶)有限公司(Giti Tire (Anhui)Company Ltd,Giti Tire (Fujian)Company Ltd and Giti Tire (Chongqing)Company Ltd)。根據法律規定,印反傾銷局將單獨為這三家公司確定反傾銷稅率。此次複審調查期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9月24日以日產全球製造最高標準設計並建設的鄭州日產第二工廠日前正式全麵竣工投產,這標誌著鄭州日產年總產能將由現在的6萬輛上升到20萬輛。
9月25日長安福特馬自達重慶新發動機工廠正式簽約,總投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的新基地落戶兩江新區,年產量40萬台發動機。
同日北汽集團的上市平台——北汽股份正式掛牌,兩年內北汽股份將登陸A股市場。與此同時,北汽集團將合資、自主品牌兩條腿走路,且通過收購兼並做大自主品牌。
9月27日國家發改委等聯合發布了第三批節能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目錄,上海汽車、長安汽車等17家企業共74款車型入圍。
同日一汽集團與俄羅斯GAZ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俄羅斯組建合資企業,在中重型卡車方麵展開合作。
9月28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在股份公司揭牌儀式上,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並發布全新的、統一的集團品牌標識。10月
10月1日南通市正式列為全國“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按照計劃,該市將於2012年在公共交通、出租、公務等領域推廣1100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10月4日在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上,科技部發布《中國2010發展中的清潔能源科技》報告。報告提出,到2010年年底,中國“十城千輛”示範工程將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應用2萬輛以上國產新能源汽車,帶動市場應用15萬輛以上。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發展到100萬輛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千萬輛級,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戰略轉型。
10月6日由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共同主辦的2010年北京進口車博覽會圓滿閉幕,車博會成交逾兩億元。
10月7日據福建省發展改革委日前透露,福建新龍馬汽車擴建項目已通過工信部備案。該項目總投資達20.28億元,建設形成年產15萬輛微型汽車(微型麵包車和微型卡車)生產能力。項目建設可帶動20多家相關配套企業發展,促進閩西形成海西商用車和微型車生產基地。
10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輪胎產業政策》,與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大幅提高了輪胎產業的進入門檻,同時明確要求,2015年,乘用車胎子午化率達到100%,輕型載重車胎子午化率達85%,載重車胎子午化率達到90%;注重工程子午線輪胎、航空子午線輪胎和低速車輛子午線輪胎的開發。
同日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根據此前中國重汽與成都王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在成都市設立“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發展重、中、輕、微全係列商用車以及其他汽車產品業務。
同日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與重慶市政府就在重慶投資建設新發動機生產基地項目簽署諒解備忘錄。總投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的新基地位於重慶北部新區,將完全由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出資。
同日德國大眾總部與上海大眾達成共同協議,正式啟動C級轎車項目。未來3年上海大眾將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一款C級豪華車,投放後懸掛大眾的VW標識。
同日韓國與歐盟在布魯塞爾正式簽署韓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該協定將於2011年7月正式生效。隨後,歐洲各大汽車廠商計劃通過歐洲議會進行立法來保護歐洲汽車工業,以應對日後大量廉價韓國汽車湧進歐洲市場的局麵。
10月16日長城汽車宣布高功率的汽油動力——GW4C20汽油機點火成功,此舉標誌著長城汽車在動力研發方麵又一次取得了新突破。
10月18日工信部網站發布《商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
同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汽通用金融公司”)宣布,將發行總量15億元金融債券,這是國內首單汽車金融公司金融債券。
同日日立將與美國電池生產商江森自控公司合作開發生產“綠色”汽車電池。
10月19日福田汽車與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同日廣西首批示範電動汽車充電站投入運行暨首批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發車儀式在南寧市舉行。
同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發展指南》進一步明確了未來5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發展脈絡和總體目標。
10月21日科力遠董事會決議,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2億全部通過對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科霸汽車動力電池有限責任公司增資的形式投資建設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能量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