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患上糖尿病,藥物便成了糖尿病患者須臾不離的“親密”夥伴。既然糖尿病需要長期用藥以控製病情,那麼糖尿病患者就必須知道用藥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由於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長期或短期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所以了解和掌握注射胰島素的注意事項是非常必要的。
Ⅰ型糖尿病患者隻需在每天每餐飯前注射適量胰島素,與體內自生胰島素協同作戰,即可控製飯後血糖、尿糖,這類患者用胰島素治療,每天可以注射2~3次,每次在飯前30分鍾注射。如果注射2次的,則早飯前的用量比晚飯前用量要多一些,3次注射的,可以3次用量相同,也可以早飯前用量稍大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每日注射2次時,因早飯前胰島素用量較大,患者可能在上午10~11點有低血糖反應,所以必要時應於上午9點加餐。
Ⅱ型糖尿病患者與Ⅰ型糖尿病患者比較,其特點是早飯後血糖高,尿糖很多,難以控製。因此,早飯前必須用較多的普通胰島素。每天可以注射2~3次,注射2次的,若下午尿糖多,特別是下午後半段尿糖多,就仍需每天3次注射。為防止低血糖反應,必要時在上午9~10點加餐。
脆性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能力很差,不但早飯後血糖高,而且夜間血糖也高,就是說一天24小時血糖都高。若單用普通胰島素治療,則每天需注射3~4次,胰島素用量的分配是:早>晚>午>睡前。最好是在晚飯前注射普通胰島素與魚精蛋白鋅胰島素的混合液,這樣才能較好地控製夜間的血糖,為防止低血糖,除在上午9~10點加餐外,晚上睡前也應加餐。
除了注射胰島素的注意事項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注意,那就是萬一漏服了藥物怎麼辦?
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主要是依靠藥物來控製的,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即便是偶爾一次漏服藥物,也可能會引起血糖顯著波動或短期內居高不下,若經常忘記按時服藥,後果就更嚴重了。幾乎所有患者都有偶爾忘記按時服藥的情況。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漏服藥物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
藥物的服用時間和服用次數是根據所服藥物在人體內的藥動學和藥效學特點決定的,不同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是不同的,因此每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服用次數和服用時間。給藥間隔一般取決於藥物的半衰期,間隔時間過長達不到有效血藥濃度,間隔時間過短則易造成血藥濃度過高,引起藥物蓄積中毒。
漏服一次藥物,對有些藥物來說可能影響不大,而對另外一些藥物則可能會導致療效喪失、疾病複發或病情反跳加重。那麼,發現漏服藥物後,該怎麼處理呢?
對於大多數藥物而言,發生漏服藥物後,如果不是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都可以馬上按量補服藥物,如果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就不必補服,隻能少服一次,接著按原來方案服藥。例如,本應餐前口服的磺脲類藥物,飯後才想起來藥還沒吃,此時可以抓緊補服,也可臨時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藥——諾和龍,以減輕漏服藥物對疾病的影響。但如果是餐後很長時間才想起來,這時補服藥物或者和下次藥物一起服用,都可能因藥物作用太強而引起低血糖症。正確的做法是,在服藥前先查血糖,如果血糖較高,可以臨時增加原來的用藥劑量,並把服藥後進餐的時間適當後延。若餐後血糖仍然比較高,對於年輕患者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
總之,如果忘記服藥的時間與正常服藥時間很接近,最好是及時補服,以減少漏服藥物帶來的不良影響。但若耽誤時間已經很久了,千萬不要草率行事,要谘詢醫生後再確定服用方法。
此外,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做到按時服藥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為了減少漏服藥物對疾病治療的影響,經常忘記服藥的老年患者不妨選用長效製劑。輕度到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選用長效的口服降糖藥,如每天隻需口服一次的瑞易寧(長效格列吡嗪)、達美康緩釋片或者是格列苯脲。目前,長效的二甲雙胍片劑也已上市,可供患者選用,每天隻服1次藥,既方便又安全,尤其適合記性不好的老年患者。
有的患者不禁要問,服藥可以每天一次,那麼,每天隻打一次胰島素可以嗎?回答是否定的,至少現在還不行。如果單純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每天至少要注射兩次,而且胰島素注射液和口服降糖藥在藥物治療上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按時、定量用藥對疾病的治療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