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動時的誤區(1 / 2)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強調合理性和安全性。由於糖尿病的種種特點,患者在進行運動時,較之健康人就要小心許多。摒棄一些錯誤認識,正確科學地進行鍛煉,才能對治療起到顯著的效果。

下麵介紹一些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時常陷入的誤區。

1.經常晨練的誤區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康複的主要方法之一。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能夠控製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甚至還有可能完全治愈某些並發症,由此可以看出鍛煉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可是,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在早晨鍛煉。因為一般情況下,早晨氣溫較低,從而導致人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而糖尿病患者又多有心腦血管並發症,遇冷空氣刺激或勞累很容易突然引起意外。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等慢性並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此外,清晨大多數人都是空腹鍛煉,這樣極易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尤其並發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應把清晨到上午9點作為自己的“警戒線”,在這段時間內千萬不要急躁、緊張、生氣等,也不要參加運動量較大的活動。

另外,清晨空氣汙染在一天之中最為嚴重,尤其是濃霧之晨的空氣。空氣汙染物中較重的固體物和粒子一般都會降到地麵上,而小於10微米的微粒可以長期漂浮在大氣中。白天,陽光照射著地麵,氣流多由下向上,近地麵大氣汙染濃度則會降低。夜間,地麵溫度會下降,汙物不僅不能向上擴散,反而趨於回降。所以早晨如果鍛煉者呼吸加深加快,汙物、灰塵、細菌很容易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內。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抗病能力又差,極易造成肺、氣管感染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同時清晨花草、樹叢釋放氧氣不多,二氧化碳濃度反而較白天還要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下午或傍晚鍛煉。

2.進行劇烈運動的誤區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要科學合理,過度或劇烈運動對糖尿病患者是有害的,不利於糖尿病的病情控製。劇烈運動可能會帶來一係列的不良影響,使糖尿病並發腎病的患者腎髒病變加重;使分解脂肪增加,導致體內酮體生成增多,容易誘發酮症;血糖控製不穩定時,可使病情進一步加重;可造成應激狀態,使升糖激素增加,從而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並發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可誘發眼底出血。

3.運動時不補充食物的誤區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期間或運動以後極易發生血糖降低。為此,適當補充一些食物是十分必要的。其具體的補充數量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如果運動前血糖水平低於8.3毫摩爾/升,那麼事先吃15克的碳水化合物就足夠了。如果是在運動之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出現低血糖反應,那麼最好在結束活動後的30分鍾之內補充15~30克的碳水化合物,這樣可以為機體提供一段充分的時間把貯存在肌肉中的葡萄糖釋放回血液中,以保證在運動後的更長時間內不發生低血糖。這時所補充的食物可選擇一個麵包、5~10塊蘇打餅幹。當然如果是運動以後立即進食或進食後立即運動,那麼胰島素的用量要比平時少,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飯後的血糖會有所上升,而運動本身卻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經常做家務,就不用運動的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以“我這一天活動量夠大的了,洗衣服、做飯、拖地板”之類的理由推托體育鍛煉。其實,這種想法是極不科學的。因為家務勞動雖然煩瑣、累人,但實際上消耗的熱量十分有限,屬於一種輕體力勞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