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腦白金紅遍大江南北時,有關腦白金的各種聲音也不絕於耳,其中自然不乏質疑之聲。市場表現和利潤數據才是衡量企業的唯一標準。在2003年,整個保健品行業處於低迷的盤整時期,史玉柱卻遞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兩大產品前10個月的銷售收入突破12億元。

腦白金從誕生開始,其發展道路就充滿了曲折,一直麵臨著市場的猜疑。腦白金麵市不久,就有人評論“腦白金不行了,其生命周期隻有三年”。後來,這種說法改為三五年,而後又是五年,2002年,腦白金迎來了它五周歲生日,市場又改口了,那一次腦白金的生命周期被預測為六年。

腦白金從1997年8月底試銷開始,至今已經銷售十幾年了,腦白金並沒有像很多人期望的那樣,銷售出現大幅下滑。相反,它一直都在高位徘徊,而且始終遙遙領先——每年的銷售量都是行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產品銷量的總和。

雖然腦白金的銷量也曾出現過一定的波動,但是對於這個行業來說,15%的波動屬於正常的波動。不能說銷售額稍微有點下降就有危機,因為產品銷售的好壞受製於多種外部因素——市場購買力、保健品總量等的影響。而腦白金這兩年的波動正好與保健品市場的總體波動相吻合。

這些都是對市場質疑之聲的有力反擊,史玉柱認為,做生意靠的不是欺騙,不是忽悠,不是廣告,不是誇張,真正要吸引回頭客,還是要看效果,靠口碑,用事實說話。因此,史玉在總結保健品的產品戰略時表示:

“第一要有效;第二是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要被他感覺到,並願意主動跟周圍的人說。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因素,產品才能做大。曆史上最成功的保健品開發費用是500萬元,騙人的產品的成本也不可能是零。這樣,何不做好的產品呢?所以第一點是相對容易做到的,難做到的是第二點。

“做網遊時我們就平移了這種策略,一定要做中國最好玩的遊戲,讓玩家主動告訴別人這個遊戲好玩。在線人數跟宣傳沒什麼關係,跟題材和形象代言人也沒有什麼關係,這一點跟保健品很相似。所以從保健品到網遊,產品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

史玉柱是精明的商人,他不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事情;他也不做坑蒙拐騙、泯滅良心的生意。他知道,要想成大事的人,是不會理會那些短期的小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