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四節“節省一元錢等於淨賺一元錢”

—— 中國商界“摳門富豪”之首

“多爭取一塊錢生意,也許要受外在環境的限製,但節約一塊錢,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節約一塊錢,就等於淨賺一塊錢。”

有一個貧窮的小孩,經常用打零工的方式來賺取讀書的費用。有一次,他來到高爾夫球場打工,在那裏他遇到了王永慶,下麵就是小孩和王永慶之間的故事。

小孩在球場找到工作,球場經理吩咐他:“你就跟著王永慶先生撿球吧,先生很好相處,隻有唯一一個要求,不能掉球。”

結果小孩在剛上工的第一天,第一顆球就跟掉了。可能是太緊張的緣故,換杆的時候還手忙腳亂地換錯。還好王永慶先生說了一句安慰他的話:“不要急,等一下把球找回來就好了。”他才慢慢恢複正常,乃至後來表現得越來越好。

當時因為王永慶習慣在天還沒亮、伸手不見五指的清晨打球,所以小孩得每天淩晨4點起床,騎著一部破自行車到球場去替王永慶先生撿球。由於王永慶先生非常節儉,球童即使弄掉一顆球也會被他嘮叨半天,直到找到球為止,所以為了找球,小孩還特地帶著一支手電筒,隻要遠遠看見手電筒的光線,大家就知道王永慶先生在打球了。

王永慶先生非常喜歡在台北球場打球,他每天都來,而且每天都來得很早,簡直比公務員還要勤快,幾乎是天天到這裏來報到,一年365天隻有除夕和大年初一不打球。這份持之以恒的精神,令小孩感到十分敬佩。

就這樣,小孩替王永慶先生撿了5年的球。在這5年期間,他總共隻掉過2顆球,算是非常完美的紀錄。當時,王永慶先生從清晨4點開球,打到7點半,體力和技巧比起一般的年輕人一點都不遜色。

小孩回憶說:“雖然王永慶先生舍不得掉球,但他老人家給小費倒是挺大方的,常常會多付一倍給我。”他想,一個球不過值20元,而他每次卻寧願多給我50元,也不願多掉一顆球,對人非常慷慨。王永慶打球打到7點鍾時,就會問他:小孩,上課來得及嗎?小孩說:王伯伯,7點半了。王永慶就會停下來,不再打球了。王永慶知道小孩是勤工儉學,每次都要給他很多小費,小孩能念完大學,真是得感謝他老人家的慈悲與照顧。

這個小孩說,王永慶先生舍不得掉一顆球,他堅持的是一貫勤儉的理念,隻是執著地堅守著一種“不要浪費”的生活原則。在他的價值觀裏,與其把東西白白浪費掉,不如拿來做更有用的事。

確實,王永慶一直堅持節儉的作風,他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他在台塑頂樓開辟了一個菜園,母親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菜。他公司的一位職員花了1000美元為王永慶的辦公室更換新地毯,結果惹得王永慶很不高興。他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條毛巾用了27年。與王永慶喝過咖啡的人都知道,王永慶把奶精倒入咖啡後,一定會再倒入些許咖啡到裝奶精的小罐子,將殘留奶精涮出來再倒入咖啡,才慢慢享用。

有位電視節目主持人回憶說,王永慶早年上她的節目,不是告訴大家如何發大財,而是傳授節省的小秘方,如家中肥皂用到最後時絕對不能丟掉,隻要加水融合還可貼在新肥皂上一起使用,一點不浪費。

他經常做那種跟大富豪身份不相稱的事:

王永慶最喜歡吃擔仔麵。有一次,陳水扁參觀台塑工業區讓王永慶陪同,王的妻子李寶珠便叫公司餐廳煮擔仔麵給隨行人員充饑。沒多久,一碗碗擔仔麵擺上桌,還另外配了半個鹵蛋。王永慶品嚐之餘詢問餐廳工作人員:“一碗多少錢?”有人回答25元。他接著問:“半個鹵蛋多少錢?”“5元。”“那麼貴,那樣的話,一個鹵蛋就要10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