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做事應循序漸進(1 / 2)

列子曰:“今女居先生之門,曾未浹時,而懟憾者再三。女之片體將氣所不受,汝之一節將地所不載。履虛乘風,其可幾乎?”(語出《列子·黃帝》)

現在你在我的門下,還沒有過多長時間,便再三怨恨。你小小一個軀體靈氣也不能接受,你短短一節骨頭土地也不能承載。想要乘風淩空,怎麼會有希望呢?凡事應循序漸進,切忌急於求成,尤其是讀書求學,絕非朝夕可成。無論做什麼事,人們都想早點做好,早點生效。這種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快馬加鞭、操之過急固然能加快事情的進展,可這種做事方式缺乏周密的思考和規劃,與事物正常的發展規律相背離,通常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後果。

列子曾拜老商先生為師學習本領。有個叫尹生的人聽說列子學成歸來,便趁機請求在列子門下學習。

尹生在列子家住了好幾個月,可無論他怎樣向列子請求教誨,列子始終不願見他。直到他帶著失望和怨恨離開時,列子仍一言不發。

尹生回家又呆了幾個月,心有不甘,於是又去跟隨列子學習。這回,列子終於開口講話了。

列子說:“學習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過去我以為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現在看來,你並未領悟。”列子說完,點頭示意讓尹生坐下,對他講了下麵這番話:

“我向我的老師學習時可不是這樣。自從我拜他老人家為師,又和伯高子交朋友之後,在三年之內,內心不敢存有是非觀念,口中不敢言說利害關係,這才隻得到先生斜看了一眼。在隨後的兩年裏,我又在心裏學著判明各種是非,口裏討論著各種利害,他老人家又才對我點頭笑了一笑。又在隨後的兩年裏,我放心思考,無拘無束,內心不覺得有什麼是與非,放言無忌,口若懸河,內心無所謂利與害,老人家這才讓我同他坐在一張席子上。在那以後,我更加隨心所欲地想和說,慢慢學到了老人家的全部本領和智慧。而你呢?你到我的門下來學習,時間不長,卻一再埋怨我不與你講論什麼。以這種態度來學習,你是不會有所成的。”

列子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尹生,為學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其本意就是指學習。《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其實不僅為學,凡事都應循序漸進,切不可抱有急於求成,尤其是急功近利的心理。

急於求成動機雖是好的,但由於忽略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往往失敗,甚至會適得其反。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則會因準備充分而將事情順利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