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頡富平任阿克蘇地委書記,他下定決心與飽受沙塵之苦的阿克蘇各族群眾一道向荒漠宣戰。很快,一個用長寬幅林帶將阿克蘇市區包圍起來、保護起來、根治柯柯牙這塊風沙和災難的策源地的大型人工義務治沙綠化工程規劃出來了。
為了向阿克蘇市各族人民表明自己的決心,頡富平動員妻子兒女舉家從昌吉搬遷到阿克蘇。1986年春天,頡富平帶領首批誌願者來到柯柯牙,曆盡艱辛在柯柯牙荒漠種下了第一批430畝林木。此後每年都有約3萬人次在柯柯牙荒原上揮汗奮戰,用戰天鬥地的愚公精神栽種綠色的希望。
從1986年到現在,從第一棵樹到滿目蔥蘢,阿克蘇地區的領導換了幾屆,植樹的人們也換了幾代,然而柯柯牙的綠化卻從未停止。
1989年,康克儉擔任阿克蘇地區地委書記,成為柯柯牙綠化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在擔任地委書記的3年裏,他率領各族幹部群眾在柯柯牙共進行7次大會戰,出動人力20萬人次,植樹造林1.5萬畝,創造了栽植林木成活率85%以上的奇跡。
熊輝銀是柯柯牙綠化工程上馬後的阿克蘇第三位地委書記。他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鬥了8年之久,使柯柯牙綠化工程取得了極大的進展。
阿克蘇地委書記侯長安從前三任書記手中接過了柯柯牙綠化工程接力棒,大膽提出了再樹雄心做大規劃、上大規模,阿克蘇人民徹底征服了這片亙古荒原。
目前,柯柯牙綠化工程的植樹麵積已達4.7萬畝,四任地委書記帶領阿克蘇人民堅持不懈地勞動,在昔日的不毛之地神話般地編織出了一道巨大的城市防護林,居民的生活環境大為改觀。1996年,該林帶被聯合國授予“全球500佳景”稱號。
老夫子點評:柯柯牙綠化工程被譽為中國綠色長城中的一顆明珠。朱鎔基參觀柯柯牙綠色長廊曾感慨地說:“西部大開發,改善生態環境,柯柯牙就是榜樣。”如今,設在柯柯牙林帶綠蔭深處的柯柯牙工程陳列館,真實、形象、生動地記錄了柯柯牙變遷的前前後後,向世人講述著一個當代愚公移山的故事。
鏈接共享
人欲見其所不見,視人所不窺;欲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為。故學視者先見輿薪,學聽者先聞撞鍾。夫有易於內者無難於外。
──《列子·仲尼》
一個人想要看見他所看不見的東西,就要觀察別人所不看的東西;想要得到他所得不到的東西,就要從事別人所不做的工作。因此鍛煉視力的人先要觀察車子裝的柴草,鍛煉聽力的先要傾聽大鍾的撞擊聲。凡做任何事,隻要內心覺得容易,在外部表現上就不會有什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