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則兼濟天下,仗義疏財是人生的美德。隻有超脫財富本身,將財富的積累上升到事業的層次,財富積累的手段才會通過法製和仁德的貫透,對財富的使用,也會更加注意社會公益和社會意義。而財富的擁有人,也會成為社會認同的真正的財富英雄。
吃古通今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財產超過400億美元,但迄今為止他已經捐出了超過250億美元。他在遺囑中宣布,將拿出其中的98%給自己創辦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爾和梅林達基金會”,這筆錢用於研究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
從近年來的重大慈善活動來看,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出手闊綽,如曾向紐約捐款5120萬美元,用以建立67所麵向少數族裔和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捐資1.68億美元,幫助非洲國家防治瘧疾;向博茨瓦納捐資5000萬美元,幫助防治艾滋病……
“比爾與梅林達基金會”主要集中在4個領域的資助:第一是改善全球健康狀況。著手研究艾滋病、瘧疾、肺結核、癌症等疾病的治療途徑,尤其是向非洲、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大力捐資;第二是加大教育投資。創建更多的麵向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並減少因經濟問題而上不起大學的現象;第三是促進信息業的發展。尤其是著力擴大互聯網的普及,讓所有的人,不分種族、性別、年齡或貧富,都能擁有獲得信息技術的途徑;第四是改善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現狀。那裏是蓋茨的老家,自然要特別關照,基金會向當地社區和貧困家庭提供多種形式的捐助。
對自己的善舉,蓋茨並沒特別張揚,隻是說自己熱心慈善事業是源於父母的影響。蓋茨夫婦多次表示,他們死後,隻留幾百萬美元的遺產給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將會捐給慈善事業。
老夫子點評:哲學家西塞羅說:“追求財富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欲,而是為了要得到一種行善的工具。”隻有將財富當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財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那麼,人間就會充滿溫暖,許多社會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鏈接共享
以其迭處之,迭去之,至於君也,而獨為之流涕,是不仁也。見不仁之君,見諂諛之臣。臣見此二者,臣之所為獨竊笑也。
──《列子·力命》
正是因為一個個人被立為君主,一個個人離開君位,這才有機會讓您做上了國君,而您卻為自己即將死亡而悲傷哭泣,這時沒有仁德的表現啊!我見到了沒有仁德的君主,又見到了阿諛奉承的臣子。正是看到這兩種人,因此我才獨自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