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1 / 2)

列子曰:“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語出《列子·說符》)不僅是射箭要這樣,治理國家和修養身心也都應該這樣。因此聖人不考究存在消亡的表麵現象,而是考究所以存在消亡的內在原因。

做事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古人雲,一葉知秋,說的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現象和本質有明顯的差別。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麵,是表麵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麵,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因而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隻能間接地被認識。

列子學習射箭,能射中箭靶了,便求關尹給予指點。

關尹子說:“你知道你能射中箭靶的原因嗎?”

列子回答說:“不知道。”

關尹子說:“你的箭術還不行。”

於是列子回去繼續練習。過了三年,列子又去回去告訴關尹子。

關尹子說:“你知道你能射中箭靶的原因嗎?”

列子回答說:“知道了。”

關尹子說:“可以了。但要記住其中的道理,不要忘掉了。不僅是射箭要這樣,治理國家和修養身心也都應該這樣。因此聖人不考究存在消亡的表麵現象,而是要考究所以存在消亡的內在原因。”

關尹子告訴列子,射箭不但要射中箭靶,還要知道為什麼能射中。而明白了射箭的道理,就會輕鬆掌握治國修身之道。知其治,知其所以治。

原始人對於自然界的情況知道得很多。他們不能不關心周圍的一切,否則就無法生存。可是,他們對自然界的情況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遇到洪水、幹旱、或者捕捉不到很多的動物和魚時,不能從自然界本身給予說明。對現象有所認識而對本質一無所知,這正是他們落後的原因。

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現象是本質的現象,本質是現象的本質。本質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是本質的顯現。知其然即隻知道會這樣,它是對現象的認識;知其所以然則是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它是對本質的認識。

因此,凡事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透過現象認清事物的本質。這樣做起事來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化解疑慮,才能解迷,才能去惑,遇到困難才能解開。否則就無異於熟識無睹。

西方哲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在劍橋大學,維特根斯坦是大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大哲學家羅素問穆爾:“誰是你最好的學生?”穆爾毫不猶豫的回答:“維特根斯坦。”“為什麼?”“因為,在我所有的學生中,隻有他一個人在聽我的課時,總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總是有一大堆的問題。”

後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一次,有人問維特根斯坦:“羅素為什麼落伍了?”他回答說:“因為他沒有問題了。”

認真做事隻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遇事不能停留在表麵現象上,多思考一些內在的問題,多問一些為什麼,這樣就能更接近本質,更接近規律,更接近真理,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正是被這樣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