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出現的另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由此建立的法定貨幣徹底擺脫了黃金和白銀對貨幣總量的製約,這使得當局對貨幣的控製更加有彈性,更加靈活。這樣政府便可以無限製的增加貨幣供應來獲得收益。當然,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問題逐漸被引導到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上。凱恩斯對此曾說:“用(通貨膨脹)這個辦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難以察覺地沒收人民的財富,一百萬人中也很難有一個人能夠發現這中偷竊行為。”這些都是建立在以不兌現紙幣為基礎的法定貨幣體製之上的。
其實嚴格來說,紙幣並不是貨幣,因為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紙幣由於沒有價值,不是商品,所以也就不是貨幣。在現代金融學中,紙幣是指,代替金屬貨幣進行流通,由國家發行並強製使用的貨幣符號。今天我們使用的人民幣或者美元等都是以國家信用作為保障強製流通的貨幣符號。而紙幣本身沒有和金屬貨幣同樣的內在價值,它的意義在於它是一種貨幣價值的符號。它可以執行貨幣的部分功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部分國家的紙幣還可以執行世界貨幣職能(如美元、歐元、人民幣等)。
電子貨幣:貨幣史上的飛躍
貨幣的每一次演變都讓人驚奇。電子貨幣更是貨幣史上一次神奇的改變。近年來,隨著Internet商業化的發展,電子商務化的網上金融服務已經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開展。
6月,北京正值盛夏,一直熱衷於網購的小岩在客廳裏一邊吃西瓜,一邊在線瀏覽琳琅滿目的商品。這一次,在澳大利亞的一個網站上,她看上了一款澳洲本地產的羊皮襖,通過“海外寶”的幾步簡單點擊操作,便很快將它收入囊中。2008年6月11日,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公司(www.alipay.com.cn)與澳大利亞領先的在線支付公司——Paymate公司建立的中文購物平台“海外寶”正式上線。Paymate將澳大利亞實體店鋪商家的商品放在平台上,由於這個平台支持支付寶作為支付工具,通過統一的物流派送,所以中國的消費者可以和在國內購物網站上購買一樣,方便地購買到來自澳大利亞的各種商品。
難以置信,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坐在家裏在網上商店購買商品,鼠標一點就可以完成貨幣支付。走進商場購物,也不需要帶上厚厚的現金,隻要帶一張薄薄的磁卡,輕輕一刷輸入密碼就可以完成交易。甚至出國旅行,也隻需要帶上一張小小的磁卡就可以了。這就是電子金融服務。它的特點是通過電子貨幣在Internet上進行及時電子支付與結算。通過它,人們可隨時隨地完成購物消費活動,進行貨幣支付。
網購實際上就是網上金融服務的一種,此外還有,網上消費、家庭銀行、個人理財、網上投資交易、而這一切,都依賴於電子貨幣的產生和發展。
電子貨幣是指以金融電子化網絡為基礎,以商用電子化機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手段,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在銀行的計算機係統中,並通過計算機網絡係統以電子信息傳遞形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貨幣。
電子貨幣的出現方便了人們外出購物和消費。電子貨幣通常在專用網絡上傳輸,通過設在銀行、商場等地的ATM機器進行處理,完成貨幣支付操作。電子支付手段大大減少了經濟運行的成本。
歐洲人早在個人計算機出現之前就意識到電子支付的好處。長期以來,歐洲人采取的都是直接轉賬的方式,由銀行直接為消費者支付賬單轉移資金。尤其芬蘭和瑞典等互聯網用戶比例所占較高的國家,三分之二的交易都是通過電子方式完成的。芬蘭和瑞典等國家網絡銀行客戶的比例也超過了世界上其他的國家。
就現階段而言,大多數電子貨幣是以即有的實體貨幣(現金或存款)為基礎存在的具備“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職能,還有“價值保存”、“儲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由於電子貨幣使用十分方便,幾乎所有的支付都可以用電子支付的方式完成,於是,人們提出一個構想:未來是否會進入一個無現金的社會?1975年,《商業周刊》曾經預言:“電子支付方式不久將改變貨幣的定義,並將在數年後顛覆貨幣本身。”但電子貨幣由於缺乏安全性和私密性,短時間內並不能導致紙幣體係的消亡。
正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所說:“對現金消亡的判斷是誇大其詞了。”作為轉移支付手段,大多數電子貨幣不能脫離現金和存款,隻是用電子化方法傳遞、轉移,以清償債權債務實現結算。因此,現階段電子貨幣的職能及其影響,實質是電子貨幣與現金和存款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