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生最大的藝術(1)(2 / 3)

有理想的光輝照耀,人的生活才會有動力,有信心,人類才能得到發展,一步一步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4.心眼兒好壞

墨子有個學生叫巫馬子,巫馬子率真好學,常向墨子提問題。

巫馬子問他的老師說:

“你倡導兼愛天下,沒得到什麼益處;我不愛天下,也沒什麼害處。功效都沒達到,先生為什麼隻認為自己正確,而認為我不正確呢?”

墨子很會說話,他反問道:

“假如有三個人,一個人放火,一個人捧水要澆滅它,一個人拿火苗將要助燃,都沒做成,這二人你看中哪一個?”

巫馬子不知是計,說:

“我以為捧水的人意圖是正確的,那拿火苗的人用意不對。”

墨子說:

“現在你該明白了,我兼愛天下的主張是正確的,你不愛天下的用意是錯誤的。”

巫馬子無言以對。

好心辦一件事,辦成了,自然是大好事;沒有辦成,用心也值得稱讚。而有心將事情辦壞,盡管也沒辦成,但用心何其毒也。若保持邪惡的用心不改,那麼,遲早要把事情辦壞。

兩個人在小河上架橋,一個想把橋架設得牢固耐用,讓過橋的人平穩安全;另一個表麵好好架,私下卻設了機關,想讓橋不久後垮掉,好讓人過些時又來請他架橋。從此一刻看,兩人都在架橋,都在做好事,但用心卻不同,一個坦蕩正派,一個心懷鬼胎。心術不正的人遲早會被人看破,這種人睡覺就會做噩夢。

心眼壞的人總是懷著僥幸心理,總想蒙騙過關。然而時間是最公正的法官,無論是善良與邪惡、崇高與卑劣,它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兼愛天下、關懷他人之心,也許並不能時時處處讓人感受到你這份美好的心意,也許並沒有人說你的好話,也許還會有人誤會你、責怪你,這都不必計較。因為,愛,是自己心裏的事,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當你撿了個錢包交還給失主,失主卻敲鑼打鼓貼張感謝信在你家門口,這隻能讓你感到難受。

二、他愛使人幸福

愛人,必須是普遍地愛所有的人才算是愛人;不愛人,卻不一定要所有的人都不愛才算是不愛人。不遍愛所有的人,不能算是愛人。

——《墨子·小取》語譯

愛人不是為了名譽,就像旅舍一樣,是為了利人。愛別人的親人如愛自己的親人,就像急官事如家事一樣,沒有公私之分。

兼愛人並不把自己排除在外,自己也在所愛之中。

——《墨子·大取》語譯

1.幸福的鑰匙

能夠領悟到自愛與他愛的奧秘,便有了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其實最簡單的道理往往隱含著最玄妙的人生哲理,最清楚明了的事實常常最易使人混淆。

人生而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渴了就想喝水,餓了就要充饑;在社會生活中,一事當前,知道如何替自己打算,懂得如何左右逢源使自己免受傷害,甚至可以保全自己而出賣旁人、出賣國家和集體利益。這種行為不是自愛,而是自私。

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除了自己之外什麼都不愛,表麵上是愛自己,實質上是害自己。

自愛,應是樹立自己美好的形象,讓社會確認你可親可愛,就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豐富、完美的發展,就是使自己的人生過得絢麗輝煌。

所以,自愛不是自個兒的事,自愛完全不等於獲取私人利益。真正的自愛者,有時會舍棄個人利益,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一個大富豪,家財無以數計,但精神空虛無聊,厭世棄世卻不知自救,能說是一個自愛者嗎?

一個物質上的清貧者,但卻為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以奉獻為己任,或是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學說,或是有了不起的科學發明,他心理充實,精神振奮,但過度勞苦使形容消損,這樣的人能說他不是一個自愛者嗎?

掌握自愛的藝術,少不了明白他愛的道理。

他愛,是對自愛的補充、延伸、觀照和提升。沒有他愛,自愛便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自愛與他愛,統一於人的愛心之中。

官威赫赫的人,富甲一方的人,名氣很大的人,容易因自以為不可一世而失去愛心。他們聽慣了奉承話,看慣了笑臉,以為隻需眾人愛他,而他無需回報。這種人最可憐,他必定為眾人所棄,成為孤家寡人。

貧困可以導致高尚,也可以走向墮落,使愛心扭曲。自己貧窮,不是發憤努力,創造財富,而是指望別人也窮,想方設法占別人的便宜,甚至對社會持仇恨、敵視的態度。這種人不明事理,稀裏糊塗,到頭來人財兩空。

2.他愛的層次

他愛有不同層次的表現:

對自己生活周圍的人富有愛心,如親戚朋友,鄰居街坊,單位同事,他們與自己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對他們懷有同情和關切之心,能夠使自己的生活環境融洽、祥和、溫馨。這是他愛的第一個層次。

能夠對與自己不相關的人和事產生興趣,並樂意盡力相助,這是他愛的第二個層次。有人落水了,趕快下去搶救;有房子失火了,趕快衝進去抱出啼哭的嬰兒;遇到流氓鬧事,能夠見義勇為,主持正義;很遙遠的地方受到災亂了,捐獻一點財物表示心意,等等。在這裏,他愛就是一種社會公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