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得到的地方,就是你會到達的地方。
——戴高樂
人類本身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應該盡可能的挖掘這種潛能,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實現理想目標,不要給自己任何既定的限製。
有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將一隻跳蚤放進一個沒有蓋的玻璃杯裏,跳蚤很輕易就從玻璃杯中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都一樣。經測試發現,跳蚤跳的高度竟達到了它身體的400倍左右,簡直可以稱得上動物界的跳高冠軍。
接下來,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讓它再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連續多次後,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高度。之後,測試者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也都在碰壁後被動改變自己的高度。最後,當玻璃罩接近桌麵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最後,研究者把玻璃罩打開,發現跳蚤仍然不會跳,已然變成了“爬蚤”。
其實,跳蚤並非喪失了跳躍能力,而是由於一次次受挫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於,實際上的玻璃罩已經不存在時,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玻璃罩已經罩在了潛意識裏,罩在了心靈上。行動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扼殺。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自我設限”。
人也一樣。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心裏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這太難了,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如果你抱有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你不必給自己設限,你能做到你想要做到的一切。
拿破侖·希爾曾聘用了一位年輕的小姐當助手,替他拆閱、分類及回複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當時,她的工作是聽希爾的口述,記錄信的內容。她的薪水和其他從事相類似工作的人大約相同。
有一天,希爾口述了下麵這句格言,並要這名女助手用打字機打下來:“記住:你惟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當她把打好的紙交還給希爾時,她說:“您的格言使我獲得了一個想法,對您、對我都很有價值。”
希爾並未在意這件事。但從那一天起,希爾可以看得出來,這件事在女助手的腦海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開始在用完晚餐後回到辦公室來,並且從事不是她分內而且沒有報酬的工作。她開始把寫好的回信送到希爾的辦公室來。
她已經研究過希爾的風格。因此,這些回信回複得跟希爾自己所寫的一樣好,有時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當希爾的秘書辭職以後,希爾還未正式給她這項職位之前,她已經主動地承擔了秘書的工作。她在下班之後以及在沒有支領加班費的情況下,對自己加以訓練。因此,當希爾開始找人來填補一位秘書的空缺時,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位小姐。
最終,這位小姐終於使自己有資格出任拿破侖·希爾屬下人員中最好的一個職位,希爾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薪水已是她當初來這兒當一名普通速記員時薪水的4倍。最終,她也成了一名成功人士。
這位小姐的成功在於,自覺地超越了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亦即突破自我。
一架航海羅盤從製造出來到被磁化之前,其指針所指的方向各不相同,但一旦被磁化之後,指針立刻就會轉向北極,並且一直指向那裏。人有時也像沒有被磁化的指針一樣,習慣於原地不動而沒有方向。我們在自身的進取心被激發之前,被牢牢地限製住,對任何刺激都毫無反應。而一旦有了進取心和意誌力,就如同被磁化了的指針,激勵著我們不斷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因此,不論你想做什麼,你想實現什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大膽的說出來,不要有任何顧慮,因為你生來就具有實現這一切的潛能。
每個人都是一個奇跡
生命絕對不可平凡,而且本身就不應該平凡。如果你已開始了解和運用這個秘密,你的生命也會是非凡的。
——鮑勃·普科特
白天黑夜的每個小時對我都是一個奇跡,每立方英寸的空間都是一個奇跡。
——惠特曼(美國民主詩人)
宇宙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接著,它誕生了又一個奇跡——地球;後來,經過億萬年的孕育,它又誕生了奇跡中的奇跡——生命;再後來,又經過了億萬年的進化,它再次誕生了最偉大的奇跡——人;而我們,每個人,又是一個更大的奇跡。
是的,每個人,從卵子與精子結合的一瞬間,就注定了一個非凡的奇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繼續創造這種奇跡,我們的身體本身賦予了我們這樣的能力。
人類與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類有思想,有創造性,人類的一切都是自己創造性活動的結果。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須先具備相關能力,隻有能力具備,才能成功。但是,我們無法運用自身不具備的能力,所以,獲得成功的惟一方式就是充分認識並發揮自己的能力。
人們總是忽略自身的潛能。一個人要想重新認識自己,就要意識到自身潛能的存在。而要意識到自身潛能的存在,就要知道,一切能力都源於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即思想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