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1 / 3)

99、讓小恩小惠成為辦事的橋梁

精明人都知道給予對方小恩小惠可以讓事情辦得更加順利。

小娟的工作單位來了一位新的主管,不知是對舊主管還存著一種懷念,還是這位新主管長得不高也不帥,小娟對他始終沒有好感。其實對這新主管沒有好感的並不隻小娟一個,包括兩位男孩子,幾乎整組的同事都“不喜歡”這位新主管。可是又不可能把他趕走,自己也不可能調職……怎麼辦呢?小娟有點擔心。

有一天,也就是新主管到任的第二個星期三,新主管宣布請大家吃飯,說是要“大家彼此熟悉熟悉”。

這種餐會是沒有理由拒絕的,小娟雖然不太樂意,還是去吃了這頓飯。席間,這新主管有說有笑,大家吃得很高興。

小娟開始覺得,新主管也滿可愛的,其他同事也有同樣的感覺。一頓飯,就化解了隔閡,真奇妙!

這位新主管可以說對人性已有相當的了解,所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他的困擾。雖然是尋常飯局,但從邀請到進行,都包含著許多值得玩味的意義。

一、從同仁的是否接受邀請,可以看出同仁是否“接納”他。這種邀請不是命令,但在領導統禦及人際互動上,已具有和“命令”差不多的作用,這是任何人都懂的行為語言,因此絕少人會“借故”不去。

二、飯桌是很好的可以彼此拉近距離的場合,這位新主管在飯桌上,放下架子,顯露他的親和力,讓同仁們認識他真實的一麵,並製造出他和同仁們在尊嚴上的“對等、平行”。這種動作一般來說,有相當良好的效果。

三、請客吃飯對於雙方關係的增進,是有其人性的根據的。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在餐桌上溝通,有的先吃後說,有的先說後吃,有的則邊吃邊說。所以有的人說,把對方腸胃搞定,事情已成功了一半。小娟他們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對新來的主管改變印象的。

事實上,一頓飯、一份小禮物,價值也不可能太高,可是吃了、拿了,自己的判斷和態度就會產生變化,就是這麼奇妙。

在商場上,大智若愚的商家為了最終取勝,也經常使用小恩小惠的戰略,就是運用人性的弱點,以攻其不備的策略。這種軟性戰略的效果,往往勝過正麵攻堅。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貪小便宜,但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接受他人的好處。所以,一旦接受了,無形中產生一種願義務幫忙的潛意識,以回饋對方的好意。也許是義務宣傳你的好處,或在談判中降低對抗意識,這都是略施小惠的基本策略。

略施小惠是以一丁點、一丁點的施惠,用在同一個人身上,並且依不同時間給予好處。一次又一次地施予對方小小好處,當有需求時,對方通常是不會也無法拒絕的。

略施小惠是一種平常要準備的工作,如果一下子給予對方很大的好處,對方一定會疑懼你可能要求更大的回報而回避。所以施小惠時,要盡量順其自然,使對方可以大方地接受。久而久之,略施小惠的影響力便可發揮出來。

略施小惠,也可借著談判的最佳時機,展現最大的力量,亦即平時做好準備,戰時重點攻擊,攻無不克。

曾經有一個很挑剔裝潢的客戶,每次參觀房屋,總有好幾個理由,嫌房屋不適合他。但業務員依然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接、送、帶、看,而且每次用餐時,都是經紀人搶著付帳請客。

有一天,董事長找業務員,對他說:

“有一位客戶,看上本公司所銷售的某一棟房屋,並指名業務員一定非你不可,否則不願繼續進行交易。”

這時,不但公司對他熱誠服務客戶的精神有所肯定,實質上,他也得到略施小惠的回報。

略施小惠,不隻限於金錢的施惠,許多種方法亦可適用。如熱誠的服務,不就是略施小惠的方法之一嗎?

運用“略施小惠”的策略時,在技巧上要特別注意一點:態度要自然,不要讓人感覺到做作。否則,不但討人厭,說不定還會得罪人。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讓“資產”在無形中變成“負債”。如能做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時,略施小惠,將會使人難以抗拒。

100、好馬可吃回頭草

吃不吃回頭草,你要考慮的不是麵子問題、誌氣問題,而是現實問題。

麵對現實,不要強充好漢和強裝誌氣,真正的辦事風格是後悔也可以來得及,不僅給別人以機會,也給自己以機會。

A君因故被炒魷魚,一個星期後,老板要他回去,他憤然拒絕:“好馬不吃回頭草!”

B君被女朋友甩了,過了一段時間,女朋友回頭向他認錯,要求重歸於好,B君無情地說:“好馬不吃回頭草!”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不知使人喪失了多少機會。絕大多數人在麵臨該不該回頭時往往意氣用事,明知“回頭草”又鮮又嫩,卻怎麼也不肯回頭去吃,自以為這樣才是有“誌氣”。其實,在麵臨回不回頭的關卡時,你要考慮的不是麵子問題和誌氣問題而是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