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1 / 3)

103、替下屬承擔責任

一味埋怨下屬,推卸責任的上級,也隻會令更高級別的上級反感。替他人擋駕的上級,也是最會收攬人心、最有人緣的上級。

“一切責任在我。”1980年4月,在營救駐伊朗的美國大使館人質的計劃失敗後,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立即在電視機裏做了如上聲明。

在此之前,美國人對卡特的評價並不高。有人甚至評價他是“誤入白宮的曆史上最差勁的總統”,但僅僅由於上麵的那一句話,支持卡特的人居然驟增了10%以上。

做下屬的最擔心的就是做錯事,尤其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卻依然闖了大禍的事,因為隨之而來的便是懲罰問題、責任問題;但生活原本就是一連串的過失與錯誤,再仔細、再聰明的人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翻了自己的小船便也罷了,而一旦不小心捅漏了多人共同謀生的大船,也就真有可能弄個“吃不了兜著走”的下場。因此,沒有哪個人不害怕擔責任。

試想有一天你不幸闖了大禍,驚恐萬分向上級報告之後,憂心忡忡地挨到第二天,坐到了那個如同“公審大會”的會場上“聽候發落”的時候,上級竟如卡特總統般眾目睽睽之下擲地有聲地來了句:“一切責任在我!”那該是何種心境?卡特總統的例子充分說明,下屬及群眾對一個上級的評價,往往決定於他是否有責任感。

但事實上,要像卡特那樣能聲明“一切責任在我”並不容易。大多數上級在處理下屬乃至自己本人的失誤和錯事的時候,總是想提出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惟恐遭到連累,引火燒身。卻殊不知既身為他人的“上級”,那麼下屬犯錯,即等於是自己的錯,起碼是犯了監督不力和委托非人的錯誤。何況上級的責任之一,就是教導下屬如何做事。

所以,懂得如何收攬人心的上級,在下屬闖禍之後,首先會冷靜地檢討一番自己,然後將他叫來,心平氣和地分析整個事件,告訴他錯在何處,最後重申他的宗旨——每一個下屬做事都該全力以赴,漫不經心、應付差事是要受懲罰的。當然,還要讓他明白,無論如何,自己永遠是他們的後衛。

那種不分清紅皂白,無論下屬的過錯是否與自己有關都大發雷霆,不時強調“我早就告訴你要如何如何”或“我哪裏管得了那麼多”之類言語的上級們,不僅使下屬更不敢於正視問題,而且還會使下屬同他大鬧情緒,甚至永遠不可能再擁戴他。

104、認真對待任何一件事

認真對待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包括你自己。

T在一家營銷策劃公司工作,當時一位朋友找到T,說他們公司想做一個小規模的市場調查。朋友說,這個市場調查很簡單,他自己再找兩個人就完全能做,希望T出麵把業務接下來,他去運作,最後的市調報告由T把關,當然了會給T一筆費用。

這確是一筆很小的業務,沒什麼大的問題。市調報告出來後我也很明顯地看出其中的水分,但T隻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改動,就把它交了上去。

幾年後的一天,幾位朋友拉T組成一個項目小組,一塊去完成新開業的一家大型商城的整體營銷方案。不料,對方的業務主管明確提出對T的印象不好,原來此位先生正是當年那項市調項目的委托人。

這件事給T以極大的刺激,現在返回頭來看,當時T得到的那點錢根本就不值一提,但為了這點錢,T竟給自己造成如此之大的負麵影響!

許多時候,我們會不經意地處理、打發掉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事情或人物,但這種隨意不負責、不敬業或者是不道德的行為會造成一些很不好的影響或後果,在你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一定在什麼時候,突然顯現出來,令你對當年的行為追悔不已。

美國總統競選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每個候選人任何一點的虧缺就會讓他為之付出代價,僅管那可能隻是早被忘掉的數十年前的一件小事。一個人的名譽、能力要想得到社會公眾長久地認同,必須持續地在每一件事上都為自己負責。

在你的工作事業中,沒有可以隨意打發糊弄的小人物、小事情,種下什麼種子,將來必定收獲什麼樣的果子,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報應。

大事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小事情處理不認真,那麼大事情還有誰敢認同呢?請認真對待你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包括你自己。

105、讓特長成為你的交際工具

辦事就是要顯現你的能力,如果你有特長,辦事的效果就會出奇的好。

你要讓人佩服,應該有特別的長處,而且這個特別的長處,要正巧為對方所喜歡,所羨慕;如果你的特別長處,不為對方所重視,那麼就不發生效用了。對方不重視的原因,或由於對方的外行,或由對方比你還高明的緣故,比方你的特長是書畫,對方卻不懂得書畫,那麼你的書畫,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引起對方對你的敬佩。或者對方的書畫比你的造詣要高明得多,你與對方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他至多當你是同道,卻不會對你有敬佩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