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1 / 3)

41燒傷創麵的早期處理

燒傷創麵的處理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貫穿於燒傷治療的全過程,而且與燒傷治愈率的提高、病程的縮短及燒傷部位外觀、功能的恢複均有直接關係。因此,正確地處理燒傷創麵,是搶救治療燒傷病人成功的關鍵。

燒傷創麵的早期處理,是創麵處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怎樣處理?何時處理?將直接關係著病人的迅速恢複和今後的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早期處理的質量,以期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早期清創的目的:

1)保護及清潔創麵,減輕損害與疼痛。

2)使創麵不感染或少感染。

3)使創麵愈合快。

4)愈合後不留疤痕或少留疤痕,最大限度地恢複功能。

5)及早清除壞死組織並封閉創麵,隻有這樣才能杜絕病菌向深部組織及全身的播散。同時可減少滲出及熱能丟失,減少全身能量的消耗。

小麵積燒傷創麵,尤其是四肢的創麵,早期可立即處理。前麵已提及過,對過去民間常用而又不正確的習俗處理方法,如塗擦紫藥水、紅藥水、清涼油、甚至醬油、米醋、香灰及各種沒有消毒過的中藥、草藥,均不宜應用,因為這些方法隻能對創麵有害。而過去民間傳統所顧慮或禁忌應用的冷水,卻真是現代治療中的一種正確處理方法。

未發生休克的中小麵積燒傷病人,傷後可立即進行清創,應爭取在傷後6小時內進行;對較大麵積的燒傷病員,一般情況差或已發生休克者,應待全身情況改善或糾正後再進行清創。

42清創方法

目前多應用簡單清創法。清創可在應用鎮痛、鎮靜藥物下進行,不需用麻醉。清創場地不一定在手術室進行,但應嚴格無菌技術,對接觸創麵的器械、物品均應滅菌。參加清創的醫護人員必須戴口罩、帽子,穿無菌手術衣,戴消毒手套。操作應輕柔、迅速,以減少對傷員的刺激。注意對傷員的保暖,室溫宜保持在28~30℃。清創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剃除創麵及附近的毛發(頭發、胡須、腋毛、陰毛等),剪除指(趾)甲。

2)用肥皂水及清水將創麵周圍皮膚洗淨。汙染較重時,可用少量雙氧水去汙,必要時再用75%酒精或0.5%碘伏等溶液塗擦、洗滌。但注意酒精不要接觸Ⅱ度創麵,以免引起劇痛。

3)鋪無菌單及消毒的防水布,以大量滅菌生理鹽水衝洗創麵,並以紗布輕輕蘸拭,去除浮於創麵上的汙垢、泥沙、異物等。創麵衝洗幹淨後,用無菌紗布輕輕吸幹。

4)清創後根據傷情采用暴露或包紮療法。

43燒傷冷療

冷療是在燒傷後用冷水對創麵淋洗、浸泡或冷敷,以減輕疼痛、阻止熱力的繼續損害及減少滲出和水腫,因此傷後越早施行越好。

1)緩解疼痛:皮膚對熱傳導的能力很強,即使用常溫(25~30℃)的液體浸泡也能迅速地使皮膚溫度下降到疼痛閾值以下,何況我們前麵一再提到用冷的清潔水衝洗,或用冷水或冰水浸泡均可阻止皮膚神經傳導,故冷療的止痛效果是滿意的。

2)減輕傷情:冷療能立即使局部降溫,終止熱力對組織的繼續損害,使創麵殘存的細胞得到保護,創麵損傷不再加深,並有促進創麵愈合的作用。

3)減輕水腫:冷療可抑製一種叫做肥大細胞釋放的體液—組胺,從而抑製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減輕水腫。有人在實驗研究時發現,即使在傷後3小時進行冷療也能明顯地抑製水腫。

冷療的方法如下:

1)液體:在平時即用自來水進行衝洗,若有條件則可用滅菌生理鹽水,或選用0.05%洗必泰。後者毒性低,創麵吸收少,無刺激,並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

2)溫度:可用冰水,一般為8~10℃或25~30℃。

3)時間:衝洗或浸泡均須15~30分鍾。

但應該指出,對大麵積燒傷病人不能用冷療。因為冷療能使局部血管收縮,周圍阻力增加,加重組織缺氧,從而使病情加重。

44燒傷創麵的處理原則

淺Ⅱ度創麵,盡量保留未遊離的腐皮,保護創麵,減少滲出,防止上皮細胞幹燥壞死;小水泡無需處理,大水泡可行低位引流或抽出水泡液,泡皮仍保留。對淺Ⅱ度創麵清洗消毒後,首先選擇包紮療法。包紮時必須注意敷料要有足夠的厚度(3~5厘米)和寬度(超出創緣5~6厘米)。包紮時稍予加壓,這樣可確保引流通暢,又可防止敷料濕透後引起外來細菌的侵襲,還有助於製動止痛。但包紮不宜太緊,壓力要適中,以防肢體腫脹後造成局部壓迫,影響遠端血運。若淺Ⅱ度創麵泡皮完整未去除者,內層可用幹紗布包紮。若泡皮已去除而呈現紅色創麵時,則內層可采用單層薄質油紗布。如今在一些專科醫院或專科門診亦有應用創麵覆蓋物,如“輻照豬皮”、各類“人工皮”,這種敷料可減輕疼痛、減少創麵滲出、減少體內液體喪失、減少外來細菌的汙染和減少換藥次數,從而減少病人痛苦,因此現在在臨床上已廣泛使用。

深Ⅱ度創麵,亦可分為較淺的和較深的二種創麵。較淺的深Ⅱ度壞死表皮可酌情予以保留,以免真皮淤滯幹枯壞死。如去除壞死表皮,則宜用近似人體皮膚的創麵覆蓋物覆蓋,如上麵所述的“輻照豬皮”、“人工皮”,這樣可以保護淤滯的真皮組織。較深的深Ⅱ度創麵一般應去除,如手術切除,或經換藥後自然痂皮分離。後者實際上是一種古老的治療方法,這種自然脫痂的過程,也是一種創麵發炎的過程,因此僅能在病情不允許的情況下應用該法。如病情允許或燒傷麵積不大,則宜早期切除後植皮。否則,一旦感染加重可引起全身的感染而導致膿毒症,威脅病人生命;或痂皮不易幹燥,形成“豆腐渣”樣壞死,使創麵處理發生困難。

Ⅲ度創麵的處理,小麵積者可立即給予切除縫合、或遊離植皮,以減少痛苦,縮短療程。對大麵積者則由醫生計劃分期分批切痂植皮。

45哪些病人可以在門診治療

燒傷創麵早期處理後,小麵積燒傷病人可在門診換藥治療,在門診治療的患者限於下列條件:

成人:Ⅱ度燒傷麵積<10%,Ⅲ度燒傷麵積<1%。

兒童:Ⅱ度燒傷麵積<5%,Ⅲ度燒傷麵積<0.5%。

但如有頭麵部、手和會陰部燒傷,伴有吸入性損傷,或者伴有較嚴重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髒病等)的病人,或一些化學燒傷伴有中毒者則不宜在門診治療。

往往有些病人認為自己燒傷不嚴重,特別是那些農村患者、一些無人照顧或來醫院診治不方便的病人,常常要求配些藥物回去自己換藥。這些要求似乎合理,其實不然,因為一方麵他們不懂換藥的技術;另一方麵帶回去的藥物和敷料不可能消毒滅菌,因此換藥還是應在醫院或有一定技術條件的衛生院進行為妥。換藥方法如下:

1)病人取任一方便體位,也可平臥。

2)工作人員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用肥皂水洗手,解開換藥部位的繃帶及外層敷料,再戴消毒手套。

3)創麵周圍健康皮膚用75%酒精或0.05%洗必泰溶液消毒。

4)先用生理鹽水浸濕內層敷料,然後慢慢揭除,動作必須輕柔,以減少創麵的損傷。

5)用鹽水紗布或棉球輕輕吸除創麵上的膿性分泌物,並除去創麵上的一些壞死組織。

6)觀察創麵情況,選擇外用藥物,一般多用凡士林油紗布,當然也可用其它藥物,這要根據創麵情況而定。

7)若創麵汙染嚴重,也常用1∶1000新潔爾滅、0.05%洗必泰溶液浸浴20~30分鍾,浸浴後再用油紗布外敷。

8)最後用消毒紗布包紮,其厚度以創麵不滲出外層紗布為宜,再用膠布固定或用繃帶包紮。

46燒傷休克的概念

對小麵積燒傷病人(電燒傷或有化學中毒的化學燒傷除外)來說,全身治療並不是主要的,但也有一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如燒傷後創麵被塵土等汙染,則必須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的發生,這種處理已成為燒傷治療的常規措施。早期注射青黴素G,以預防化膿性鏈球菌感染也是必須的。由於是小麵積燒傷,因此也不需靜脈注射液體,更不必要應用廣譜抗生素,隻要仔細地處理局部創麵,這些燒傷就會很快痊愈。即使是Ⅲ度創麵通過換藥或切除植皮也能迅速治愈,而不會危害到生命。但是對大麵積或特大麵積燒傷病人則全身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稍有延誤即可導致生命危險。所以燒傷不僅是單純的皮膚損害問題,而是一個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或係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