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3 / 3)

3)氧治療:須吸入大量氧,必要時可使用呼吸機,促使肺泡氧分壓的穩定。

4)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通過減低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擴張血管、提高組織灌流,改善微循環等作用促使水腫消退。

5)強心劑和利尿劑:應用強心、利尿劑對增強心肌收縮、有效排血,改善肺水腫有效。

6)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可輸注白蛋白和血漿等,對肺水腫消退有效。

61燒傷並發腎功能不全的原因

腎髒(俗稱“腰子”)是泌尿係統的主要器官,位於腰部脊柱左右兩側,是由無數的細管構成,小管的起端叫腎小球,有濾過作用。凡身體代謝後的廢物在血液運到這裏時,由腎小球把它濾過,養料仍然保留在血液裏。因此,腎濾出的尿液裏絕大部分是廢料,經泌尿道排出。所以腎髒是人體的主要排泄器官,為了保護腎髒,人體循環係統必須有充分的血流量,若血液過分濃縮,流經腎髒的血液減少,勢必會影響腎髒的功能。此外,缺氧、細菌毒素、化學毒性物質等劇毒物品,都可能損害腎髒而引起腎功能不全或衰竭。

嚴重燒傷病人因延遲入院、液體複蘇治療過遲或不充分,或認識不足而引起治療失誤,致使急性腎功能不全時有發生。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燒傷應激:早期腎功能不全主要是由於燒傷應激反應、缺血缺氧等引起;後期大多由於感染、中毒或繼發於其他內髒功能衰竭而引起。一般認為,燒傷麵積、深度、性質和機體狀態與腎功能不全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說燒傷麵積大、程度深的嚴重燒傷病人腎功能不全的發生率高。

2)休克、缺血和缺氧:燒傷後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引起急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由於腎小球入球動脈血壓下降或血清鈉離子的滲出減少,刺激產生大量血管收縮物質,使腎髒缺血缺氧,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而出現少尿甚至無尿。

3)毒性物質:化學燒傷時酚、鉻酸鹽、汞、鉍、鉛、氯仿、磷等物質吸收中毒。血液中低濃度毒物雖不足以引起其他髒器的損害,但由於腎小管有濃縮功能,而使毒物濃度增加,即可損害腎髒。大多數毒物都經腎髒排泄,也增加了腎髒損害的機會。

4)藥物:常用的某些抗生素對腎髒有損害,尤其是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萬古黴素、多粘菌素B等。

5)燒傷後肌紅蛋白血症:深度燒傷往往使大量肌肉壞死,特別在電燒傷時更是如此。肌肉損傷、壞死後釋出肌紅蛋白,出現在尿中為暗紅棕色的肌紅蛋白尿。肌紅蛋白血症的程度與Ⅲ度燒傷麵積大小成正比。

6)其他原因:如嚴重腹瀉、熱風療法、應激性糖尿的脫水未及時糾正。此外誤輸不同血型的血液也可引起急性腎功能不全。

62燒傷後腎功能不全的診斷和治療

(1)診斷

1)補給足夠的血容量與水分後仍少尿,成人每天少於400毫升,兒童每小時少於0.5毫升/公斤體重或每天小於240毫升/每平方米,即可診斷為急性腎功能不全。

2)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0~1.018,在顯微鏡下可看到在正常人尿液中不應該出現的顆粒管型、上皮細胞碎片、紅細胞和白細胞。

3)急驟發生且日趨嚴重的氮質血症。

4)正常人的尿液內不應該有蛋白出現,但在休克期病人有嚴重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這樣的病人一旦尿色突然變清並伴少尿,也是急性腎功能不全的依據。

5)血和尿檢驗,發現血液內鉀離子、非蛋白氮、尿素、尿素氮、肌酐都明顯增高,而尿中鈉離子降低。

(2)治療:

1)液體入量的控製:成人燒傷合並急性腎功能不全者的液體需要量=500毫升+24小時尿量+胃腸丟失量+體表蒸發失水量+額外丟失量。

額外丟失量包括氣管切開後失水量1000毫升、使用熱吹風時增加的失水量約為2000~3000毫升等。

在治療過程中,要嚴防輸液過多,故應每天測量體重,準確地估計病人的液體需要量。

2)在發生嚴重急性腎功能不全時,可選擇透析治療,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兩種,目的是把血液中過高的鉀離子及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經透析濾過,排出體外。

3)抗生素的應用:燒傷合並急性腎功能不全時,應根據腎功能損害程度來減少或延長給藥時間,因有些抗生素對腎髒有損害。

4)能量供應:有人認為,給燒傷後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並不會使尿素氮升高;相反有了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及熱量供應,減少內源性蛋白質的分解,使血尿素氮下降。同時也使血液中鉀離子濃度下降。但對某些病人蛋白質的供應量仍應適當控製。

5)積極處理創麵:早期切除大片壞死組織同時覆蓋創麵,可避免毒素的釋放和細菌的感染。

63正常人的心髒功能狀態

心髒是血液循環的動力站,心髒肌肉的收縮力很強並且是自動的,不受人的意誌支配。心髒一舒一張,有節律的跳動著,成年人大約一分鍾跳60~80次。當心房收縮時,心室舒張著,收納著心房送來的血液;緊接著心室收縮,把血液壓入動脈內,送往全身,這時心房是舒張的。心室收縮後,心髒就開始全部呈舒張狀態。

每次心跳平均占0.8秒左右的時間,實際上心房收縮一次隻占0.1秒,心室收縮占0.3秒,其餘0.4秒的時間,整個心髒完全處於休息狀態。因此心髒隻花一半的時間在工作,一半時間在休息。正因為它勞逸安排適當,所以能擔負著一個人終身的生命活動。當我們在運動時,特別是運動員進行高強度的競技活動時,心髒用兩種方法來加強工作:一是加快收縮頻率;一是增加每次收縮時的排血量。這兩種方法同時並用時,心髒所排出的血量,較正常情況下提高到5倍或更多些。在一般情況下,心髒主要依靠增加每次收縮時的排血量。隻有在加大負擔的情況下,心髒才開始增加它的收縮次數。若心率由80次/分增加到160~180次/分,則每一心動周期所占的時間就隻有0.4秒了,由於心髒每分鍾收縮次數太多,心室收縮時間便縮短,心肌也就不能充分收縮,把心室所容納的血液全部排出;同時整個心髒的舒張期縮短,使其接收全身的回心血量減少,結果導致心髒功能減弱,自然產生一係列並發症。此類並發症並不少見,早期多發生在休克期,常與應激、休克、電解質紊亂等因素有關;後期與細菌感染、全身侵襲性感染等因素有關。可出現心動過速、心力衰竭等。

64燒傷並發竇性心動過速

(1)原因

1)心肌缺血缺氧:如休克未獲得滿意的複蘇,機體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下降,可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因嚴重吸入性損傷、肺炎,也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2)輸液量過多或控製不當加重心髒負荷。

3)燒傷後疼痛、手術、感染等刺激引起的應激性反應。

4)燒傷後如脫水、體液過多、低血鉀症等都可引起。

5)燒傷後發生膿毒血症,心率可達140次/每分鍾。

6)其他:如一氧化碳中毒、高熱、貧血等。

(2)臨床表現

成人心率超過100次/每分鍾時,即為竇性心動過速。一般無特殊不適,個別病人有心慌及心前區不適。

(3)治療

1)首先進行對症治療,如糾正缺氧、有效血容量不足、心髒負荷過重等。

2)若心率每分鍾不超過120次,一般不做處理。

3)若心率每分鍾超過140次須給予鎮靜劑或心得安、西地蘭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