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把羊留住,靠的不是羊圈4(1 / 1)

第十五章 把羊留住,靠的不是羊圈4

曲突徙薪——亡羊補牢,不如防患於未然

與其等到災難發生後,再拚命挽救來降低損失,倒不如防患於未然,使災難不會發生,等到羊丟失了再去補牢。

心理寓言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看見主人家廚房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柴。 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柴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導致廚房火災。”主人聽了不以為然,沒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的廚房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在大夥的齊心協力下,火最終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卻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柴移走、煙囪改曲的客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你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了,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位客人來吃酒。

詭計點撥

在中醫理論中,有“上工治未病”的說法,意思是說,真正高明的醫生是讓人不生病,而不是等人生病之後再去醫治。這種理念運用到安全管理當中同樣有效。

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人最初的邏輯是,隻有滅火的鄰居才是真正出了力,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應當受到酬謝。事實上,如果他聽取了當初那位客人的建議,完全有可能避免火災的發生,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位客人才是最大的功臣。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有防患於未然的意識,不要等到問題出現了,再心急火燎地去補救。要知道,亡羊補牢固然可以減少損失,但如果在羊丟失之前就把羊圈補好,不是更好嗎?

很多管理者都知道預防的重要性,可在現實生活中又往往將“挽救”擺在最重要的位置。為什麼人們總是輕視預防呢?主要是因為僥幸心理:“說不定不會發生呢!”然而,隱患不會因為我們的僥幸而消除,損失也就不可避免了。

總之,一個管理者必須明白,一旦災難發生,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挽救使損失降到最低,都不如防患於未然,想辦法使災難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