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把羊留住,靠的不是羊圈5
鷹和鼴鼠——忽視基層的意見,是管理失誤的根源
基層的意見往往是最有價值的,因為它直接來自實際。隻有充分吸納來自基層的意見,迅速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在管理當中少走彎路、少遇挫折。
心理寓言
鷹王和鷹後從遙遠的地方飛到遠離人類的森林。它們打算在密林深處定居下來,於是就挑選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葉茂的橡樹,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築巢,準備夏天在這裏孵養後代。
鼴鼠聽到這個消息,大著膽子向鷹王提出警告:“這棵橡樹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你們最好不要在這兒築巢。”
嘿,這真是怪事!老鷹還需要鼴鼠來提醒?你們這些躲在洞裏的家夥,難道能否認老鷹的眼睛是銳利的嗎?鼴鼠是什麼東西,竟然膽敢跑出來幹涉鷹王的事情?
鷹王根本聽不進鼴鼠的勸告,立刻動手築巢,並且當天就搬了進去。不久,鷹後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家夥。
一天早晨,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外出打獵的鷹王帶著豐盛的早餐飛回家來。然而,那棵橡樹已經倒掉了,它的鷹後和子女都已經摔死了。
看到眼前的情景,鷹王悲痛不已,它放聲大哭道:“我多麼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當成了耳邊風,所以,命運就給予我這樣嚴厲的懲罰。我從來不曾料到,一隻鼴鼠的警告竟會是這樣準確,真是怪事!真是怪事!”
“輕視從下麵來的忠告是愚蠢的,”鼴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樹根十分接近,樹根是好是壞,還有誰會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詭計點撥
唐太宗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要懂得聽取民眾的意見,否則就會像寓言中的鷹王一樣,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不僅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也是一樣。
來自基層的意見與建議價值最大,因為那是實事求是的真知灼見。在一些企業的管理實踐中,一線員工的建議往往到不了總裁那裏,盡管總裁很想聽到一線的意見,盡管員工的意見非常好,原因在哪裏呢?因為在等級森嚴的企業管理製度中,自下而上一級一級的彙報導致了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失真”,越級彙報工作一直被視為“大忌”,這樣,管理層與基層員工就被“隔離”起來,決策自然難免失誤。
有關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錯誤是由於溝通不善造成的。與員工進行直接交流就要向員工敞開總裁辦公室的大門,鼓勵越級報告。在惠普公司,總裁的辦公室從來沒有門,員工受到頂頭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發生問題時,可以直接提出,還可越級反映。在摩托羅拉,所有管理者辦公室的門都是絕對敞開的,任何員工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直接推門進來,與任何級別的上司平等交流。可以說,正是因為一線的建議與意見和公司高層直接“鏈接”,公司決策才不會失誤,而且新的管理製度與舉措也能得到基層員工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