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佯攻耿繼茂(1 / 2)

泉州灣內被圍困的殘餘明軍知道援軍已至,各船上明兵紛紛護著一人殺開重圍。那奔到大鼓旁邊,奮起餘力,擊起一聲聲悲壯沉痛的轟鳴。馬得功驚慌之下,加緊進攻,卻怎麼也無法殺盡那疲憊不堪渾身浴血的大明雄師。

施琅水師之中,大大小小的戰艦有兩百餘艘,全部調過頭來,哪怕施琅指揮得當,也花了半個時辰。就這短短的半個時辰,大片的戰船已從天際殺到近前,當中一艘大船上飛揚著一麵英武的大旗,在火光掩映下,赫然顯出一字——

“劉”!

次日淩晨寅時兩刻,鎮海清廷水師大營。

自從昨天施琅領著水師奔赴泉州之後,鎮海水師大營,這個清廷最大的水師營寨便顯得格外冷清。當然,施琅還是留下了三十艘戰艦與對麵的三十艘空船對峙,以防萬一。

鹹鹹的海風吹拂著水寨上空的戰旗,飄飛的戰旗整潔如新,仿佛在昭告世人施琅治軍之嚴謹,而那獵獵飛揚的戰旗此刻正代替施琅,在這星月無光的夜裏,俯視著他的營地,瞭望著對岸的敵手。

此時,鎮海上空的風忽然一凜,營中幾個灰發弓背的老兵驀地心頭一驚。果然,水寨高台上的哨兵突然敲響了警鍾,而留守鎮海的清軍副將牛星也果斷地下令撤退,而不是求援——

因為已沒有救援的必要了!

隻見相距不足七裏的對岸鎮海角島之側正整齊地駛出一片龐大地船隊,一百五十餘艘戰船上大片的風燈將海麵照得恍如星河一般,而這並不是牛星絕望地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敵軍船隊中掛著一麵他極其熟悉的大旗,挺立著一個他極其熟悉的人——

劉國軒!

牛星沒有與明軍交戰,隻在明軍靠近的時候一把火燒了十條船衝向明軍,坑掉劉國軒十來艘戰艦,之後便領著剩餘地船隊向南飛奔。

劉國軒也很夠意思,沒有下令追擊,一是因為明軍的戰艦著火,也沒死傷多少人(都靠岸了,哪個水兵不會跳海啊),二是因為他必須要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清兵領地之內,三是因為他另外還有要緊的事情——運兵,先從金夏兩島運到鎮海角島,再運到鎮海,剩給明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水寨大營主營。

主營之內放著明軍新搬來的大地圖,此時,地圖一旁正站著三人:大將軍劉國軒、軍師陳永華和右武衛周全斌。

周全斌一手拍在地圖上,興奮地說道:“大將軍在開戰之初,便舍得犧牲三分之一的水師來布下圈套,當真了不起!”

劉國軒一反常態,隻是淡淡說道:“此計出自陳軍師。”那八十餘艘戰艦,近萬的士卒,還有黃廷,這些袍澤冒充自己,麵對兵力四倍於他們的施琅馬得功,此時怕已凶多吉少,他實在高興不起來。

陳永華心中雖也痛惜死難的將士,可複興大明的理想和國姓爺的期盼卻讓他鐵下心腸,向鄭經獻了這一毒計。陳永華指著地圖,說道:“有一百五十餘艘戰艦相助,入夜之前,我軍主力應能全部運到鎮海,屆時水陸兩路人馬大張旗鼓,沿西溪而上,耿繼茂那老賊私心極重必會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