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當時一定很尷尬,認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你,但如果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一下,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這件事隻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甚至有時連插曲都算不上,他們頂多哈哈一笑,然後就把這件事忘記了。
堅守清晰的人生目標,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裏,不必一味討好別人,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唯有這樣,才能讓心靈發出更為篤定的力量,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永遠不會迷失自己,演繹出自己的特別人生。
◎ 主動“曬曬”自己的弱點 ◎
置身於紛雜喧囂,充滿誘惑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內心難免會有一些不光彩的想法,我們稱之為人性的弱點,如欲望、抱怨、私心、忌妒等。對於這些常理中的不光彩,每個人都會掩飾,想要建立起一個光輝的形象。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再優秀的人也不可能沒有弱點。
弱點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可怕,有時,它甚至有可能成為製勝點,當然,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你的弱點,如何對待你的弱點。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很在理:“我們經常把內心遮得嚴嚴實實,把外表包裝得漂漂亮亮,苦心經營著,用心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語,醉心營造自己靈魂的城堡。然而,每每夜深人靜之際,我們需要用良知來拷問靈魂。”
遺憾的是,有些人不願或不敢敞開自己的心靈,“把內心遮得嚴嚴實實”,不敢承認和麵對自己的弱點,如此,弱點就很有可能變成捆綁心靈的枷鎖,擾亂人的行為,使人做出一些可笑、可歎、可悲甚至可恨的事情來。
這個世界上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最後弄巧成拙的人還少嗎?有很多曆史人物,正因為忽視或無視了自身的弱點,結果要麼成為“千古一歎”,要麼身背“千古罵名”。比如,剛愎自用、狂妄自大,最終四麵楚歌、自投烏江的西楚霸王;懶惰懈怠,不求精進,樂不思蜀的蜀漢後主阿鬥。
這些人或許明白自己的弱點所在,但是他們不願意承認,刻意隱瞞,結果這些被忽略的弱點便滋長起來,占據了我們的心靈,改變了我們的人格,做出讓我們後悔不已的事情來。
魯迅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直接將人性的弱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他筆下的國民“懦弱麻木”的形象早已為世人所熟知,無論是追求功名、意誌軟弱的酸腐“秀才”孔乙己,還是很愛麵子、欺軟怕硬,喜歡活在自憐情緒中安慰自己的阿Q,每一個人物都是沒有自知之明的代表。
人為什麼不能正視和承認自己的弱點呢?這事關一個人內心力量的強弱。
一個內心弱小的人,把人性的弱點看成一個千載難逢的借口,總是竭力利用它來偷懶、求恕、懦弱;而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他不需要任何的掩飾,而是主動“曬”出自己的弱點,和“我”不完美的一麵握手言和。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時候主動“曬”出自己的弱點,比逃避或遮掩要積極得多,有用得多。利用得恰到好處,不斷將弱點轉化為力量,反而能夠使之成為我們的強項,幹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來。
一個奧地利男孩自幼十分崇拜、敬畏自己的父親,但同時來自父親的粗暴、專製,嚴厲嗬斥,使他一生都籠罩在父親的陰影裏。再加上生活窮困,虛弱無能,敏感又焦慮,成了他不可克服的人性上的弱點,他對此既難過又無奈。幸好男孩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他想緩和自己同世界的關係,“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衝突,我相信自己就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