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努力,1924年8月13日,中國第一家製堿廠正式投產了。那天工人們早早地來到車間,都想親眼目睹中國第一批純堿的誕生。幾小時後,不知誰喊了一聲:“出來了!”大家眼睛一齊朝出堿口望去。咦?怎麼出來的是紅白相間的堿?按理應該是雪白的呀!大家的心頭一涼。這時,侯德榜仔細地檢查了設備,原來純堿出來時遇到了鐵鏽,才使產品變紅了。原因查出來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以後改進了設備,終於製得了純白色的產品。望著白花花的純堿,侯德榜笑了,他笑得那麼舒心,幾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他終於摸索出蘇爾維製堿法的奧秘,實現了自己報效祖國的誓言。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銨廠,為此想收買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嚴正拒絕。為了不使工廠遭受破壞,他決定把工廠遷到四川,新建一個永利川西化工廠。
製堿的主要原料是食鹽,也就是氯化鈉,而四川的鹽都是井鹽,要用竹筒從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來。由於濃度稀,還要經過濃縮才能成為原料,這樣食鹽成本就高了。另外,蘇爾維製堿法的致命缺點是食鹽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說有30%的食鹽要白白地浪費掉,這樣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決定不用蘇爾維製堿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蘇爾維製堿法的缺點,發現主要在於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沒有利用上,隻用了食鹽中的鈉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結合才生成了純堿。食鹽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鈣結合生成了氯化鈣,這個產物都沒有利用上。那麼怎樣才能使另一半成分變廢為寶呢?他想呀想,設計了好多方案,但是都被他一一推翻了。後來他終於想到,能否把蘇爾維製堿法和合成氨法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製堿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廠提供,濾液中的氯化銨加入食鹽水,讓它沉澱出來。這氯化銨既可作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為化肥,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食鹽的利用率,還可以省去許多設備,例如石灰窯、化灰桶、蒸氨塔等。設想有了,能否成功還要靠實踐。於是地又帶領技術人員,做起了實驗。1次、2次、10次、100次……一直進行了500多次試驗,還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才把試驗搞成功,使想象成為了現實。
這個製堿新方法被命名為“聯合製堿法”,它使鹽的利用率從原來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汙染環境的廢物氯化鈣成為對農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銨,還可以減少1/3設備,所以它的優越性在大超過了蘇爾維製堿法,從而開創了世界製堿工業的新紀元。
科學家侯德榜的這種勇於創新、頑強拚搏的實踐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的道路上,純粹的拚搏堅持不了多久,也可能事倍功半;而頑強拚搏則不同,它是原創力,它本身就是一條通向成功的捷徑。如若能夠勤奮,在掌握方法的情況下抓緊時間,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它本身就代表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