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煩躁不安,對車窗外的美景視而不見——等著,等著……在我們心目中,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時辰,我們的火車將要進站……
“如果我到了車站,事情就妥了。”我們這樣安慰自己,“如果我考上理想的大學……”,“如果我進了知名的外資企業……”,“如果我付清住房的貸款……”,“如果我得到提升……”,“如果我退休,我就可以永遠地享受人生!”但或遲或早,我們全明白,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什麼車站,也沒有什麼可以到達的地方。
生活中真正的樂趣就是旅行。車站隻不過是一個夢,永遠可望而不可即,把我們遠遠地拋在後麵。活著,就盡情地享受人生!有人說:“幸福與否不在於達到目的,而在於追求的本身及其過程。”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情景就是這樣的。珍惜現在,盡可能地享受當下的美好時光吧!
明末崇禎年間,有人畫了一幅畫,巍然聳立的一棵鬆樹,樹下有一方大石,大石上擺著一個棋盤,棋盤上麵幾顆疏疏落落的棋子,意境深遠,若有所指。當時的高僧蒼雪大師在畫上寫了一首詩,將畫中之意描述得淋漓盡致:“鬆下無人一局殘,空山鬆子落棋盤。神仙更有神仙著,畢竟輸贏下不完。”此詩以一個世外之人的超然心境,將所有人生哲學、曆史哲學盡包含其中。人生如同一局殘棋,你爭我奪,世世相傳,輸贏二字永遠也沒有定論。
人生如棋局,眾生如棋子,輸贏下不完,何必工心計。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一切事情刹那之間都會有所變化,不會永恒存在。生命如蓮,次第開放,人生不過是一次旅行,漫步在時空的長廊,富貴名利,不過過眼雲煙。
20世紀,一位美國的旅行者去拜訪著名的波蘭籍經師赫菲茨。他驚訝地發現,經師住的隻是一個放滿了書的簡單房間,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大師,你的家具在哪裏?”旅行者問。“你的呢?”赫菲茨回問。“我的?我隻是在這裏做客,我隻是路過呀!”這個美國旅行者說。“我也一樣!”經師輕輕地說。
天地萬物,都在永遠不息的動態中循環旋轉,在動態中生生不息,並無真正的靜止。無論是曆史,還是人生,一切事物都是無窮無盡、相生相克,沒有了結之時的。既然人生不過是路過,便用心享受旅途中的風景吧!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程的話,那麼旅程的起點是誕生,終點就是死亡。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欣賞到沿途的無限風光,但景色再美,我們都要到達生命的終點站。生命的曆程有長有短,因此路途中總會有人不斷到站。當親人離去時,我們要學會淡忘憂傷,當我們到站時,我們更要學會豁達麵對。隻要我們好好地生活,珍惜生命旅途,在臨近終點時我們便能坦然地說:“感謝生命,我已經真正地經曆過了。”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人才
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掌握,決定人的價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德)萊辛
同樣的一瓶飲料,放在便利店裏隻賣2塊錢,但出現在五星飯店的餐桌上,可能價格就是幾十塊。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一旦站錯了位置,就容易被人忽視,即使本身仍有價值,甚至價值不菲。很多的時候,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所在的位置,這個位置不必多麼尊貴、多麼崇高,但一定要合適。
德國管理界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錯位置的人才。”換言之,學曆、經驗、能力都不是識別人才的可靠標簽。一個人是不是人才,關鍵要看他處在什麼位置上,正在做什麼事情。如果他做得好、做得巧,在道德與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做出了成績,那麼他就是眾人眼裏的人才,可一旦他站在了錯誤的位置上,即使是碩士、博士,即使擁有卓越的才能和過人的智慧,也會像個係錯西裝扣子的紳士,從自信滿滿到尷尬難堪。
從成分上來講,注入泥潭和跌落懸崖的流水都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但由於選擇的不同,後者成了跌宕且壯麗的瀑布,前者卻成了一潭死水。種子選擇了泥土才能成就蓬勃的綠,再飽滿的種子也難以在花崗岩上紮根;沙粒選擇了貝殼才有機會變成奪目的珍珠,否則它就是無垠的沙灘上被踩在腳下的一粒沙。
作為楚漢相爭中最重要的謀士之一,範增的能力與才華有目共睹,最後他卻抱恨而終。
雖被項羽奉為“亞父”,但他終為項羽所疑,在回歸故裏的途中客死他鄉,傾盡一生心力的西楚霸業也淪為一場空夢。範增的滿腔抱負、一顆忠心最後隻能換來後人的一番嗟歎與同情。所以,範增的失誤很大程度上在於他選錯了隊伍。
蘇軾在《範增論》中說:“增年已七十,合則留,不合則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範增明知自己與項羽的觀點有分歧,卻做不到“不合則去”,反而寄希望於依靠項羽建功立業,未能真正分清離與留的利害分別,這令蘇軾忍不住以“淺陋”二字作結。
有人把範增的悲劇歸咎於命運使然,似乎失之偏頗。失敗的痛苦降臨時,不要總是拷問命運:“為什麼偏偏是我?”因為快樂時你可從來沒有問過這個問題。如果你非要去評點自己或他人的失敗,就不要偏執地遷怒於外物,不妨向內搜索原因。模仿別人,不如做真正的自己
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莊子
現在麵臨的一切,都是以前選擇的結果。人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已經置身於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單向的執行程序裏,無時無刻不在麵臨選擇,所以說,整個人生其實就是不停判斷並作出選擇的過程,幸福的人生是一連串正確選擇的累積相加。
《莊子·秋水》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在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人們叫他壽陵少年。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隻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優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隻好爬著回去了。
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很多人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希望自己成為別人,把自己想象成模仿中的人物,過著模仿的生活。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為什麼要模仿,為什麼就覺得別人的生活比自己好呢?
如果生活中出現偏差就要及時調整,就像人的皮膚擁有自愈能力一樣,生活給了我們足夠的包容讓我們去檢討並修正自己的言行。不過,千萬不要在簡單重組自己的偏見時,還以為自己是在思考,這樣的話隻會沿著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
目標有價值,人生才有價值
如果一個人活著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有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
——(古羅馬)塞涅卡
隻有了解了自己為何有此一生,確立了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標,人生才會更有意義。因此,我們要樹立自己的目標,而且要樹立有價值的目標。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最能體現目標對人生的重要性:
有一次,在高爾夫球場,羅曼·V·皮爾在草地邊緣把球打進了雜草區。有一個青年剛好在那裏清掃落葉,就和他一塊兒找球。那青年很猶豫地說:
“皮爾先生,我想找個時間向你請教。”
“什麼時候呢?”皮爾問道。
“哦!什麼時候都可以。”他似乎頗為意外。“像你這樣說,你是永遠沒有機會的。這樣吧,30分鍾後在第18洞見麵!”皮爾說道。30分鍾後他們在樹蔭下坐下,皮爾先問他的名字,然後說:“現在告訴我,你有什麼事要同我商量?”
“我也說不上來,隻是想做一些事情。”
“能夠具體地說出你想做的事情嗎?”皮爾問。
“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很想做和現在不同的事,但是不知道做什麼才好。”他顯得很困惑。
“那麼,你準備什麼時候實現那個還不能確定的目標呢?”皮爾又問。
青年對這個問題似乎既困惑又激動,他說:“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有一天。有一天想做某件事情。”於是,皮爾問他喜歡什麼事。他想了一會兒,說想不出有什麼特別喜歡的事。
“原來如此,你想做某些事,但不知道做什麼好,也不確定要在什麼時候去做,更不知道自己最擅長或喜歡的事是什麼。”
聽皮爾這樣說,他有些不情願地點頭說:“我真是個沒有用的人。”
“哪裏。你隻不過是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或缺乏整體構想而已。你人很聰明,性格又好,又有上進心。有上進心才會促使你想做些什麼。我很喜歡你,也信任你。”
皮爾建議他花兩星期的時間考慮自己的將來,並明確決定自己的目標,不妨用最簡單的文字將它寫下來。然後,估計何時能順利實現,得出結論後就寫在卡片上,再來找自己。
兩個星期以後,那個青年顯得有些迫不及待,至少精神上看來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在皮爾麵前出現。這次他帶來明確而完整的構想,已經掌握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要成為他現在工作的高爾夫球場經理。現任經理5年後退休,所以他把達到目標的日期定在5年後。
他在這5年的時間裏確實學會了擔任經理必備的學識和領導能力。經理的職務一旦空缺,沒有一個人是他的競爭對手。
又過了幾年,他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成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根據自己任職的高爾夫球場的人事變動決定未來的目標。現在他過得十分幸福,對自己的人生非常滿意。其實這個青年的際遇絕不是個例,他可能就是你、就是我,是許多想要努力卻沒有方向的人。因此,我們也應像他那樣,先靜下來想想自己最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樹立了目標才能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