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4章 2林語堂:寬寬心,樂一樂(1 / 1)

第十四章2林語堂:寬寬心,樂一樂

林語堂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他的文學作品婉轉清秀,不失生活氣息,這主要得益於林語堂平和淡然的性格。他習慣於給平淡的生活增加趣味的調料,因此他認為幽默是生活的調料。他曾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說道:“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塗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巧。他們永遠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的幽默家更能應付偉大的事情。”

林語堂先生認為,幽默讓人在開懷一笑時,獲得生活的快樂。他還說:“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幹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世上隻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雲:“不複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雲:“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世界上有種種癖好、種種煩惱,都是因為大家把“我”字看得太重。前人曾經說過:“如果連我都在意,又怎會在意外物的貴賤?”還說:“不把我的身體當成我,煩惱也就無從侵入了。”這真是一語中的,說到要害了。

林語堂有一句很形象的話:“自己萎弱,惡人健全;自己惡動,忌人活潑;自己飲水,嫉人喝茶;自己呻吟,恨人笑聲,總是心地欠寬大所致。”心地狹隘的人,總是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把自己弄得很痛苦,在別人眼裏這種心理又非常可笑。

生活中,許多人麵對他人的幾句批評就無法接受,甚至發火、痛哭;隻愛結交與自己觀點一致的朋友,而容不下比自己優秀或與自己意見有分歧的人;遇到一些得失、委屈,或生活、學習上的一點失誤,便耿耿於懷、斤斤計較、寢食難安,這都是因為把“我”看得太重,心裏隻裝得下自己,世界當然就變得狹隘了。

在人生中,一個人若隻看到“我”的存在,也就難以品味到人生旅程中沿岸盛開的美麗,也就難以避開前方隱匿的陷阱坑洞,即便他登上了人生的頂峰,也不會懂得“一覽眾山小”的美妙。寬一寬你的心,讓心靈容納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