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兩腳羊(3 / 3)

就在下山虎高聲說話之際,劉宣心中仿佛驚濤駭浪一般。

“看這些人的穿戴說話,不像是演戲,更不像是綁架,哪怕是解放前的一些窮人的照片,其穿戴也遠遠好於這些饑民,況且這些饑民麵黃肌瘦,看起來還有夜盲症,也不像是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的百姓。”

“聽那領頭的大漢說話,現在距離薩爾滸之戰已經過去十年,應該是崇禎元年,從氣候上來看,已經進入秋季。”

“從崇禎元年開始,白水縣饑民王二率先舉事,殺死知縣張耀鬥,拉開了明末農民軍起義的大幕,府穀王嘉胤,王自用,安塞高迎祥,清澗王左掛,漢南王大梁,清澗點燈子,延西神一魁,神一元兄弟都紛紛起事,明末的江山開始大亂。”

就在劉宣仔細思考之際,眾人聽了下山虎的話,臉上也升起幾分病態的紅暈。

其中一位麵黃肌瘦的老人,頜下還留著一尺多長的花白長須,看了看赤條條的劉宣一眼,伸手一指,開口說道:“頭領哥哥,這個小子白白嫩嫩,手腳無繭,一看就知道出自富貴人家。”

“大夥兒饑餓多日,早已經手腳無力,不如將這小子刮骨割肉,食一頓飽飯,然後再去董家堡。”

中年漢子下山虎聽了這話,臉上露出幾分鐵青之色,看起來非常排斥吃人肉,但是看了看手下的眾人,尤其是麵黃肌肉的七八位,眼中皆露出幾分綠光,看起來是餓的狠了。

而自己的十來位心腹兄弟,雖然還吃不飽飯,但是也不至於餓死,看起來也有些排斥吃人肉,其中的幾位兄弟,還露出幾分不忍之色。

下山虎心中轉了幾轉,心裏想道:“那小子隻是順便碰到的肉票,不明不白的出現在這破廟裏,就連衣服也沒有穿一件,看來是不知道哪裏的富家公子,被綠林朋友劫了道,扔在這間破廟裏,被幾位兄弟綁在棍子上。”

“這小子隻是外人,與我們非親非故,何苦為了這點小事,違逆眾多兄弟的意思。”

“況且這世道看起來越來越艱難,糧食越來越難以尋覓,為了活命,隻怕自己都要吃人肉了,誰又能出淤泥而不染,何苦故作高尚,引來兄弟們的埋怨。”

下山虎想到這裏,狠了狠心,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就依眾兄弟的意思,弟兄們打些水來,將這小子衝洗幹淨,吃了這兩腳羊,再去董家堡。”

下山虎等人的談話,劉宣一字不落的聽在耳中,當聽到下山虎要將自己當做兩腳羊時,劉宣差一點嚇的屎尿齊流。

在古代,兩腳羊是一種極端血腥殘暴的事情,就是指被當做食物的人,其中老瘦男子叫做‘饒把火’,婦女少艾者名叫不羨羊,小兒孩童名叫合骨爛,這樣的慘劇,隻有在民不聊生之時,才會經常出現。

聽到自己就要被當做兩腳羊,劉宣雙腿不住的發抖,終於不敢裝暈,大聲高呼道:“大王饒命,大王饒命,看在同鄉故裏的份上,救一救小弟這個落難之人吧。”

注釋⑴:“國家自庚戌以來,北擊胡,東掛倭,西滅哱,南平播,節年不聞以盜為苦也。間即桴鼓時聞,皆謂鼠竊不足慮,而不知秦之亡非以陳勝乎?漢之亡非以張角乎?唐之亡非以黃巢乎?天以水旱開其機,上以暴斂驅其眾,此盜之所由起也。……而奸雄如陳勝,黃巢之流,非可以威降、術羈,此其人最足為隱憂,是在廟堂之上,當預有以羅致駕馭之也。”

這一段話出自安州知州張遂的《興除議》,可見在萬曆末年,張遂就察覺到了不安,感覺到了民變在即。

注釋⑵:流賊之禍,起於萬曆己未(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遼東四路進兵,三路大潰,於是杜鬆、王宣、趙夢麟部下之卒相率西逃。其時河南撫臣張我續、道臣王景邀擊之於孟津,斬首二十餘級,飛捷上聞。於是不入潼關,而走山西以至延綏,不敢歸伍而落草。廟堂之上,初因遼事孔棘,精神全注東方,將謂陝西一偶(隅)不足深慮。不期調援不止,逃潰轉多。饑饉薦臻,脅從彌眾。星星之火,至今十九年。

這一段話出自楊嗣昌:《楊文弱先生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