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家庭;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孩子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曆,隻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於不會、不願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每位家長都應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就是不自私自利,不隻為自己著想;感恩就是對於別人的好心知道回報,理解父母的苦心,體諒家庭的難處;感恩就是不冷漠,有一顆懂得回報的心。要教會孩子感恩,必須先幫助孩子走出冷漠。
現代社會,孩子的冷漠情緒越來越嚴重,令有識之士頗為擔憂。前段時間,深圳特區報上登了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深圳打工者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陳先生和妻子來深圳打工好多年了,他們的兒子也在深圳一所中學讀書,他們的家庭並不富有,夫妻倆省吃儉用費盡心血送兒子進入重點中學,然而兒子經常責備和怨恨父母無能,在正月十五晚上掀翻了家裏的一桌團圓飯,令陳先生和妻子感到心寒。
正月十五那天本來是一家人團圓聚會的好日子,可是陳先生和妻子卻在這個喜慶的夜晚跌入了痛苦的深淵。這份痛苦源自於他們一向當成寶貝的兒子軍軍。軍軍隻因父親的幾句責備就掀翻了一桌子的團圓飯,他痛斥父母:“既然你們沒能力給我一個美好的生活,為什麼還要生我?我煩你們,我恨你們!”摔在地上的碗碟碎片紮傷了母親的右腳,鮮血直流,軍軍卻視而不見,摔門離去。那震耳欲聾的摔門聲,摔碎了母親的心,也摔碎了父親的心。夫妻倆開始反思他們對兒子的教育方式。
回想起當初為了兒子不顧一切南下打工時的情景,夫妻倆有一肚子的話難以說出口。他們的確為兒子的成長和成材付出了許多許多。
陳先生家並不在廣東,而是在西南部貧窮的山區裏。高中畢業後,陳先生和妻子一起進入鄉鎮小學當教師,並很快結成了夫妻。婚後第四年,他們生下了兒子軍軍。對於三代單傳的李家來說,兒子軍軍的到來無疑給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幸福。陳先生和妻子視兒子為心肝寶貝,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兒子軍軍都必須由人抱著,就連睡覺也得在大人的懷裏才睡得香甜。為此,陳先生和妻子吃盡了苦頭,在兒子三歲之前,他們誰都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但為了兒子能夠安穩地睡足、快樂地玩好,他們無怨無悔。
陳先生和妻子對兒子抱有太多的希望,他希望兒子將來能有所作為,能走出貧窮落後的山區。正是由於抱有希望,所以陳先生和妻子在兒子的培養上非常注意,他們從兒子小時候就抓起,讓他受良好的教育。但是,轉眼間,兒子四歲了,在城市裏,四歲的小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園接受啟蒙教育了,可是,在那個貧窮落後的鄉村,去哪裏找一家像樣的幼兒園呢?陳先生和妻子開始為寶貝兒子憂心了:如果再在這裏生活下去,村裏那些看不到前程的小青年的今天就是兒子的未來。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夫妻倆為了兒子的未來,決心到外邊的世界闖出一條路來。當時,陳先生的一個親戚在深圳南山區一家企業打工,他便攜妻帶子來深圳投奔他,並很快在親戚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
對於這對帶著年幼孩子闖深圳的夫妻來說,每月總計3200元的收入隻能讓他們勉強維持生活。然而,為了不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夫妻倆硬是每月拿出上千元,將兒子送進了一家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的幼兒園。看到兒子一天天地變得有知識了,夫妻倆樂得合不攏嘴,住在花500元租來的7平方米小屋裏也覺得苦中有樂。
兒子的成長非常快,轉眼就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陳先生和妻子四處求人,將兒子送進了一公立學校。天資聰穎的軍事很爭氣,門門功課都優秀,經常捧回三好學生獎狀。為了讓兒子豐衣足食,夫妻兩個省吃儉用,不舍得錯花一分錢。
有一件事陳先生和妻子記得特別清楚。那是軍軍初中畢業時,那年對於陳家來說,可是喜事連連啊,因為在那年七月,陳先生因工作勤奮而深得老板讚賞,被提拔為生產部經理,工資漲到了每月3500元,妻子也被提拔為主管,工資也漲到了2800元。隨後,兒子軍軍的中考成績出來了,達到了區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然而,一家人興奮沒多久便被眼前殘酷的現實所困擾:由於沒有深圳戶籍,軍軍與重點公立學校無緣。那天晚上,15歲的軍事向父母大發了一頓脾氣:“都怪你們無能,來深圳這麼多年還沒給我搞定一個深圳戶口!”
這是兒子第一次說出這麼傷人的話,陳先生當時氣得就要舉手打兒子,結果被妻子攔住:“孩子說得也沒錯,我們的確無能,讓孩子跟我們遭罪!”聽了母親的話,軍軍更有理了,一腳踹開家門,跑到同學家住了一宿。看到兒子的背影,陳先生眼裏含淚:“真是不懂事啊!什麼時候他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雖然兒子說出了讓父母傷心的話,但兒子畢竟是兒子,陳先生和妻子還是對兒子充滿了希望,他們夫妻倆決定想辦法送孩子進重點中學。於是,夫妻倆多方求人,將家裏僅有的兩萬多元積蓄都拿出來,為兒子繳納了擇校費,將他送進了一所重點中學。然而,令陳先生兩口子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費盡心血為兒子所做的這一切,不但沒有得到兒子的歡心,反而招來了一身的不是:“我像個乞丐一樣站在一群非富即貴的少爺小姐麵前,感覺能好到哪裏去?都是你們做父母的無能,才讓我自取其辱!”在一次晚飯時,兒子又說出這種讓父母傷心不已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