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行動就是創造命運(3 / 3)

多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老老實實地幹自己的事情,這隻會激活人身上內在的活力,隻會使人增長才幹,更加熱愛生活。無論在什麼時候,人們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原則。良好的工作習慣、嚴肅的工作態度、優良的品德和教養是一個人勝任自己工作的基本條件。

能幹出輝煌事業的實業家或企業家們,他們中的許多人同樣是一流的實幹家。他們養成了勤奮的習慣、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善於思考的習慣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成功的實業家所必備的素質。這些人生往往善於審時度勢,因時、因地、因人而變,因此他們往往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凡事能先發製人,奪人先機。

養成實幹作風的年輕人往往十分勤奮、專心,善於接受新知識,他們注重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因此,他們往往比沒有養成實幹習慣的人更為敏捷,更具有智謀,更具有膽識。

蒙田曾指出:“那些真正的哲人、聖者,如果他們在探求真理方麵很偉大的話,他們在行動上也一定很偉大……無論舉出什麼樣的證據和例子,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精神是那樣崇高,他們的心靈是那樣充實,他們的靈魂是那樣高潔,他們就像是知識的海洋……這些哲人、智者高高地在太空中遨遊。”

死死地盯住書本,整天苦思冥想,年久月長,形成了愛想象的習慣,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反而會十分被動;因為他不能適應生活,沒有生活能力。善於思考、會做學問是一回事;會生活、會處理實際生活問題又是一回事。

那種認為會讀書、有知識就自然會生活,自然是駕馭世事的能手的觀點是偏頗的。許多人靜坐書齋,洋洋萬言信手拈來,但他們提出來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行不通。書本與生活是有距離的,隻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人才是有用之人。

思想家們往往遇事都深思熟慮,而實踐家遇事總是先試、先幹。這兩種人表現出來的風格迥然不同:善於思考的人總是顯得優柔寡斷,因為他們總是習慣於考慮事情的方方麵麵、仔細權衡利弊得失、思考問題的前因後果;而那些實幹家根本不會去這樣思考,他們不會去理會什麼邏輯推理,一旦得出確定結論之後,他們即刻就付諸實施,因此,他們總顯得雷厲風行。

9.馬上行動起來

養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才會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而總是習慣一直拖遝,那麼,不知不覺時代就超越了自己,結果自己就被甩到後麵去了。

成功的最大敵人就是凡事等待明天。

在所謂的風平浪靜的生活中,你也許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要等等看,情況會好轉的。”對於有些人來講,這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習以為常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總是明日複明日,因而總是碌碌無為。

那些成功的人士則奉行這樣的格言:“拖延、遲緩無異於死亡。”

對一位成功者而言,拖延也許是最具破壞性,也是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你喪失了主動的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拖拉,你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它們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惡習。可悲的是,拖延的惡習也有累積性,唯一的解決良方,很明顯的,正是行動。當你真的放手去做時你會驚訝地發現,你正迅速改變自己和自身的狀況。正如英國首相及小說家本傑明·狄斯雷利所說:行動未必總能帶來幸福,但沒有行動卻一定沒有幸福。

成功者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幹。他們忙忙碌碌盡其所能幹了一天之後,第二天又接著去幹,不斷地努力、失敗,直至成功。

要記住一句老話:“今天完成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隻會不斷地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成功總是青睞意誌堅定、精力充沛、行動迅速的人。這種人不但善於做出決定,而且善於執行決定。當麵對問題的時候,他會全麵考慮自己所麵對的情況,果斷地做出選擇,然後把它們擱置腦後,轉向其他的事情。他不是僅僅製定工作計劃,還能夠執行工作計劃。他不但做出決定,而且還能夠將決定貫徹到底。

如果你瞻前顧後,習慣於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那麼你將永遠不可能成功,這些不是一個成功者的品質。一個成功者不會是一個完人,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他卻明白自己的思想。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且努力追求。他會犯錯誤,會遇到挫折,但他總是迅速地站起來,繼續前行。

一張地圖,不論它多麼詳細,比例尺有多麼精密,絕不能夠代替它的主人在地麵上移動一寸。一本再健全的法律,不論它有多公正,絕不能夠預防罪行。行動,才是滋潤成功的食物和水。

趕快行動吧,不要拖延,也不要恐懼什麼。拖延,是恐懼的產物,成功的克星。要想克服恐懼,就必須時常毫不猶豫地起而行動,心裏的煩躁才會一掃而盡,行動會使恐懼心理減緩,遇到情況時不慌不忙。

一隻螢火蟲,隻有在飛的時候,在行動的時候放出熒光。不要像花蝴蝶那樣隻知道修飾翅膀,依靠花的施與而過活。要成功,就要做螢火蟲,用自己行動的光芒照亮前程。

不要逃避今天的責任而等到明天去做,因為,無數個明天的今天為起點,無數個明天是今天的歸宿。現在就采取行動吧,即使你的行動不會使你馬上得到成功,但是,動而失敗總比坐而待斃好。即使成功可能不是行動所摘下來的那個果子,但是,沒有行動,任何果子都會在枝上爛掉。

馬上行動起來,現在要采取行動,現在必須采取行動。你要一遍又一遍,每一小時、每一天都要重複這句話,一直等到這句話成為像你自己呼吸的次數一樣多;而跟在它後麵的行動,要像你眨眼睛那種本能一樣迅速。任何時刻,當你感到推脫苟且的惡習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甚至當此惡習已迅速纏上你,使你動彈不得之際,你都需要用這句話提醒自己。

總有很多事需要完成,如果你正受到怠惰的鉗製,那麼不妨就從碰見的任何一件事著手。這是件什麼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突破了無所事事的惡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想規避某項雜務,那麼你就應該從這項雜務著手,立即進行。否則,事情還是會不斷地困擾你,使你覺得繁瑣無趣而不願動手。

當你養成馬上行動起來的習慣,那麼你就將掌握個人主動進取的精義。

隻是站立等待的人也能有所得。更何況,生命中真正的財富往往屬於那些能以積極行動尋求的人。成功不會由掛著錦旗徽章的伴著敲鑼打鼓的隊伍送來的,它隻屬於長期艱苦努力埋頭苦幹的人。

采取主動,就能創造自己的機會。縝密思慮下策劃的行動,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的。

不要等待“時來運轉”,也不要由於等不到而覺得惱火和委屈,要從小事做起,要用行動爭取勝利。

立即行動!在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各個方麵都要積極的立即行動,它可以幫助你做自己應該做卻不想做的事情,對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抓住稍縱即逝的寶貴時機,從而實現夢想,完善你的人生。

10.別讓生命錯過

歲月經不起太長的等待,生活經不起太長的耽擱,有的人將夢想變成現實,有的人則把它帶入墳墓。別讓生命錯過!

正在醫院裏候診的兩位病人談了起來,他們這次都是因為胃疼的毛病來醫院檢查的,看醫生一時還沒有處理完前邊的患者,兩人也閑得無事,就談起了自己的希望和對人生的打算:碰巧的是,兩位病人都有想去西藏看看的打算,但是以前一直未能成行。後來醫生叫兩位病人進去檢查:很不幸,檢查的結果是其中一位得了胃癌,而另一個隻是輕微的胃炎。

知道自己得了胃癌的人,感覺到自己人生的時間不多了,決定要馬上進行自己一直未進行的計劃,他去了一趟西藏,在拉薩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後來又去了敦煌看千佛洞;去了喜馬拉雅山攀登高峰;去了海南以椰子樹為背景拍了一張照片;到哈爾濱欣賞了冰燈;讀完了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重新學習,成為了北京大學的一名學生……

一年後,兩人碰巧地又在同一家醫院見了麵,那個實現了自己願望的人是接到了醫院的通知,要他去複查。原來當初醫院的診治出了差錯,他並沒有得胃癌,這次是去進一步診治確認。而另一個隻是得胃炎的人又因為別的小毛病而讓醫院來檢查了。

於是,這兩個人又聊了起來,那個被錯診的人說:我真的無法想象,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的糟糕。是它提醒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實現自己想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而那個隻是得了胃炎的人呢?他早已因得的不是癌症而把自己所說過的夢想又放到腦後去了。

原本兩個人夢想相同,但是現在隻有一個人實現了它,差別就在於一個人去實踐它,而另一個人隻是偶爾午夜夢回時想起自己還有這樣的心願沒有了,你是不是為著自己的夢去行動了呢?還是讓生命一天天錯過,錯過時光,錯過夢想。

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別讓生命錯過!

是呀,“你為什不早點來呢?”多麼深刻的一句話呀!當你心愛的女孩還沒有出嫁的時候,你為什麼不來追求呢?當市場還沒有被別的商家占領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早來呢?當一項新的科學研究還在萌芽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快來爭取呢?當……

可惜人生不會給你後悔藥吃,如果你不趕緊搶占位置,社會的大舞台上注上注定沒有了你的席位。麵對人生,一定要有當機立斷的決心呀。

行動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隻坐在那兒想打開人生局麵,無異於癡人說夢,隻有靠自己的雙手,行動起來,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

機會總是偏袒於那些敢闖敢拚的人。即使機會還沒有來臨,我也要現在就去行動!在行動中尋找機會,比等待機會降臨更搶占了一步先機。也許我的行動不會帶來快樂與成功,但是行而失敗總比坐以待斃好。行動也許不會結出快樂的果實,但是沒有行動,所有的果實都無法收獲。

有一個野心勃勃卻沒有作品的作家說:“我的煩惱是日子過得很快,一直寫不出像樣的東西。”“你看,”他說,“寫作是一項很有創造性的工作,要有靈感才行,這樣才會提起精神去寫,才會有寫作的興趣和熱忱。”

說實在的,寫作的確需要創造力,但是另一個寫出暢銷書的作家,他的秘訣是什麼呢?

“我用‘精神力量’。”他說,“我有許多東西必須按時交稿,因此無論如何不能等到有了靈感才去寫,那樣根本不行。一定要想辦法推動自己的精神力量。方法如下:我先定下心來坐好,拿一支鉛筆亂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盡量放鬆。我的手先開始活動,用不了多久,我還沒注意到時,便已經文思泉湧了。”

“當然有時候不用亂畫也會突然心血來潮。”他繼續說,“但這些隻能算是紅利而已,因為大部分的好構想都是在進入正規工作情況以後得來的。”

“明天”、“下個星期”、“以後”、“將來某個時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遠做不到”的同義詞。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隻是因為應該說“我現在就去做,馬上開始”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會開始去做”。

如果你時時想到“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如果常想“將來有一天”或“將來什麼時候”,那就將一事無成。生命從來經不起太長的等待,行動起來,不要讓生命錯過。

隻有行動才能開創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