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專注——人生的靈魂(3 / 3)

事實證明,專注工作,具備敬業精神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行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你的敬業精神也會為你的成功帶來幫助。因此,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則需要培養和鍛煉敬業精神。如果你自認為敬業精神還不夠,那就強迫自己敬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任何事,讓敬業精神成為你的習慣。

把敬業變成習慣之後,也許不能為你立即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就相當有限。因為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對任何事都會有“隨便做一做”的直接反應,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當然也說不上由弱變強,改變一生的命運了。

4.藝多不如一門精

“一招鮮,吃遍天”。這話想必永遠不會過時。無論你高雅之士還是粗鄙之人,隻要你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有所專長,精通脊髓,那麼你肯定就能成為此行業的一代宗師了。

《莊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

一個是廚房夥計,一個是匠人,廚房夥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二人的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此時你看他提刀而立,悠然自得,又仔細地把刀擦淨,收好。那神氣,就如同優雅的西班牙鬥牛士。

再看匠石,也許是木匠,也許是石匠,也許木石活兒都做。他的技藝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讓匠人削掉。那白灰薄如蟬翼,匠人揮斧生風,削灰而不傷郢人的鼻子。

古人講,“三百六十三,行行出狀元。”凡是掌握了一門技藝,無論是做什麼的,都可以成名。隻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自立。的確是如此。過去老人總對年輕人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薄技在身。”這是最平凡最實在的真理。

一個殘疾青年,學會電腦打字,便辦起了小小打字社,交活兒及時,打的質量又高,連一些著名作家也慕名而來,讓他打文稿。幾個下崗大嫂,都是做飯行家,一核計,總不能老靠一點兒救濟金度日,於是辦起了“嫂子餃子館。”賣的餃子薄皮大餡,服務熱情,很快就興隆起來。和他們相比,無技之人的確是最苦。別說揚名,自立都很困難。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沒有真本領,很難在世上立足。

有些人瞧不起技藝,總想做大事。做大事是可以的,比如當總經理,從政做官,做科學家,理論家,等等。但一是要真有那份才能,也要有機遇;二是就是做大事,也常常離不開靠技藝做小事打基礎。這個基礎,包括鍛煉你的實踐能力,包括鍛煉你的意誌,包括對基層實際的體察。有時一技在身,也能助你成就大事。

不要小瞧這些技藝:理發,修表,烹飪,園藝,茶道……隻要技藝精深,在當今世界,同樣大有可為,同樣事業輝煌。聶衛平是圍棋大師,楊小燕是橋牌皇後,侯寶林是相聲泰鬥,梅蘭芳是京劇巨擘,喬丹是籃球巨星,皮爾·卡丹是時裝大腕……

許多原被人視為“雕蟲小技”的技藝,今天卻有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產業。這種情況應當為有為青年注意,在其中尋找成功的機遇。

5.專一能化劣勢為優勢

有的時候,人的劣勢未必就是劣勢,可能反而因專注而成了優勢。

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

最終,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了師傅,開始學習柔道。他學得不錯,可是練了三個月,師傅隻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點弄不懂了。

他終於忍不住問師傅:“我是不是應該再學學其他招數?”

師傅回答說:“不錯,你的確隻會一招,但你隻需要會這一招就夠了。”

小男孩並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師傅,於是就繼續照著練了下去。

幾個月後,師傅第一次帶小男孩去參加比賽。小男孩自己都沒有想到居然輕輕鬆鬆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對手還是很快就變得有些急躁,連連進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贏了。就這樣,小男孩迷迷瞪瞪地進入了決賽。

決賽的對手比小男孩高大、強壯許多,也似乎更有經驗有一度小男孩顯得有點招架不住,裁判擔心小男孩會受傷,就叫了暫停,還打算就此終止比賽,然而師傅不答應,堅持說,“繼續下去!”

比賽重新開始後,對手放鬆了戒備,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招,製服了對手,由此贏了比賽,得了冠軍。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師傅一起回顧每場比賽的每一個細節,小男孩鼓起勇氣道出了心裏的疑問:“師傅,我怎麼就憑一招就贏得了冠軍?”

師傅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招唯一的辦法是對手抓住你的左臂。”

所以,小男孩最大的劣勢變成了他最大的優勢。

隻要懂得揚長避短就無劣勢可言。再加上專一的話,也可以把劣勢變成特點或優勢。

6.不要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的人,遊來蕩去,毫無專心的決心,隻能是一輩子混了。

好多年前,有人要將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賈金斯走過去管閑事,說要幫他一把。

他說:“你應該先把木板頭子鋸掉再釘上去。”於是,他找來鋸子之後,還沒有鋸到兩三下又撒手了,說要把鋸子磨快些。

於是他又去找銼刀。接著又發現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於是,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可砍樹又得先磨快斧頭。

磨快斧頭需將磨石固定好,這又免不了要製作支撐磨石的木條。製作木條少不了木匠用的長凳,可這沒有一套齊全的工具是不行的。於是,賈金斯到村裏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不見他回來了。

後來人們發現,賈金斯無論學什麼都是半途而廢。他曾經廢寢忘食地攻讀法語,但要真正掌握法語,必須首先對古法語有透徹的了解,而沒有對拉丁語的全麵掌握和理解,要想學好古法語是絕不可能的。

賈金斯進而發現,掌握拉丁語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梵文,因此便一頭撲進梵文的學習之中,可這就更加曠日費時了。

賈金斯從未獲得過什麼學位,他所受過的教育也始終沒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輩為他留下了一些本錢。他拿出10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造煤氣所需的煤炭價錢昂貴,這使他大為虧本。於是,他以9萬美元的售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又不走運,因為采礦機械的耗資大得嚇人。因此,賈金斯把在礦裏擁有的股份變賣成8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製造業。從那以後,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

他戀愛過好幾次,可是每一次都毫無結果。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鍾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跡。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品德方麵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遁了。兩年後,當他認為問心無愧、可以啟齒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了一個愚蠢的家夥。

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5個妹妹的姑娘。可是,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後一個也沒談成功。

在商業界有一句格言:“把所有的雞蛋放人同一個籃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最忌諱的就是朝三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