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優劣的關鍵全在於心態。心態好,則沒有什麼障礙了。積極的心態是穿透烏雲的陽光,趕走心中的陰暗、消極的念頭,使人振奮的進取,高歌前行。心態決定命運,習慣影響心態。養成凡事有好心態的習慣,必定會有益於人生的完善。冷靜、平和、樂觀、自強等等這些心態都是人生的人參湯,靈芝草,是起死回生的妙方。
1.心態是你唯一能自己掌握的東西
隻有心態是你唯一能完全掌握的東西,控製你的心態,並且利用積極心態來引導它,那麼,生命將會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前進,而不是漫無目的。
培養積極心態,使你的生命按照你的意思運行孕育果實,沒有了積極心態就無法成就什麼大事。
斷絕與過去失敗經驗的有關的消極心態,消除你腦海中和積極心態背道而馳的所有不良因素。
找出你內心的人人生的真正需要,並立即著手去得到它,去追尋你的目標,如此一來,你便可將積極心態,應用到實際行動之中。
確定你需要的資源之後,便製定得到這些資源的計劃,注意所定的計劃必須不要太過度,也不要太不足,記住貪婪是使野心家失敗的最主要因素,是不可取的。
培養每天說或做一些使他人舒服的話或事,你可以利用語言,或一些簡單的善意動作達到這個目的。例如給他人一本關於勵誌的書,或許可以為他帶來一些可使他的生命充滿奇跡的東西。日行一善,可永遠保持無憂無慮的心情。
打倒你的不是挫折,而是你麵對挫折時所持的心態,或許可以自己在每一次不如意中,都能發現挫折的積極的一麵。
務必使自己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並以你的愛心、熱情發揮你的這項習慣,如果能使這種習慣變成一種嗜好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懶散的心態,很快就會變成消極的心態。
當你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不妨試著幫助他人解決他的問題,並從中找尋你所需要的答案。在你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你也正在洞察解放自己的方法。
改掉你的壞習慣,連續不間斷的每天禁絕一項惡習並在一天或一周結束時反省和總結一下成果。如果你有問題或需要幫助時,切勿讓你的自尊心迫使你卻步,勇敢的尋求他人的幫助。
自憐從來都是獨立精神的毀滅者,要相信你自己才是你唯一可以隨時依靠的人。
把一生當中發生的所有事件,都看做是為了激勵你上進而發生的事件,即使是最悲傷的經曆,也會為你帶來最多的財富。
放棄想要控製別人的念頭,在這個念頭摧毀你之前先摧毀它,把你的精力轉而用來控製你自己。
把全部的思想用來做你想做的事,而不要留半點思維空間給那些胡思亂想的念頭。
使自己多活動以保持自己的健康狀態,生理上的疾病很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調,你的身體應和你的思想一樣保持活動,以維持積極的行動。
增加自己的耐性,並以開闊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同時也應與不同類別和不同信仰的人多接觸,練習接納他人的本領,養成習慣,而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人照著你的意思行事。
2.自強的心態體現人生的價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周易》中的名句。自強就是努力向上,是奮發進取,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強的心態和精神所以可貴,是因為自強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拚搏奮鬥,而非其他人的蔭庇提攜。
靠別人安身立命是毫無出息的,是靠不住的。正所謂:“庭院裏練不出千裏馬,花盆裏長不出萬年鬆”。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燮,52歲時才得一子,萬分疼愛,但從不溺愛,經常以各種方法培養其自立能力。他病危時,寄養在鄉下老家中的兒子特地來看父親。他要兒子親手做幾個饅頭給他吃。但兒子從未做過,隻好去請教廚師。當兒子將親手做的饅頭送到父親床前時,父親已咽了氣。兒子悲痛得大哭,突然發現茶幾上壓著一張紙條,原來是父親臨終前寫的一張字條,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自己的事業自己幹;
靠天、靠人、靠祖宗,
不算是好漢!
在這個浮躁的物欲橫流的社會裏,自強的心態,好像已成為一個浪漫的理想化的狀態。窗外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急於求成的人太多,心態普遍浮躁,不少人生活得太現實。不少女性認同一種觀點,那就是“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不管這個觀點正確與否,都源於一種心態,那就是急於求成,害怕吃苦,期望不勞而獲,有這種心態,持這種觀點的人在現代社會中不僅僅隻在女性中存在,這種心態似乎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安逸無憂的生活誰都向往,但是困難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俗話說,有苦才有樂。經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一切,雖然其中過程可能飽含心酸,但是在奮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奮鬥後麵對自己的哪怕一點點的成績,都會讓我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有人說人生其實活的就是一份感覺,這句話不無道理。這種成就感,這種自強奮鬥的快樂,決不是父母、愛人、朋友的無償給予所能感悟到的,也不是靠輕而易舉地交換自己的青春美貌就能獲得的,沒有經過創造就享受,靠別人的創造來裝扮自己,講究享受,其實是在自欺欺人。如果隻是將洋房、汽車看做是生活的頂點,這樣的人生隻能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悲哀。靠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能力活著,才活得踏實。正因為遇到種種困難,我們才會去克服,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取得進步;正因為麵臨種種問題,我們才會去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走出新路。人唯有從這種由憂而喜、不斷自強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義和充滿活力的人生。
自強的心態,是一種尊重自己、珍視自己的心態,同時也是一種對親人、對愛人負責的心態,它需要我們有一股勇氣,這種勇氣是堅韌的,不僅僅是表現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更表現在平凡平靜的生活中,這是一種內在的考驗。自強的心態與堅定的意誌和堅強的決心有緊密的聯係,“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落第秀才蒲鬆齡以曆史上自強者的事跡自勉,終於使自己成為一個名載史冊的自強者。這也道出了意誌和決心對於成功的決定作用。
“勝人者智,自者強。”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勝別人的人隻是有智慧,有力量,而戰勝自己的人才算強者。自強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一個困難克服了,另一個困難又來到了。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現在的社會甚囂塵上,抵製各種誘惑的確需要非一般定力。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更應心存遠大的目標,不能投機取巧、急功近利,對紛繁的社會要學會平衡自己的心態,紮實進取,如果你的知識、人格魅力沉澱不夠,你終將會被這個社會淘汰。
無數自強者的經驗都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主要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賦,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環境,而在其是否具有堅定的意誌、堅強的決心和明確的目標。理想是自強的力量之源。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引導和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軟弱、混亂而渺小。隻要腳踏實地,百折不撓,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崇高的理想邁進,總會有所收獲,有所成就。
自強者百忙而忙出成效,自賤者自閑而惹出禍端。自強者總不安於現狀,不斷地創新、突變,生活得忙碌而充實,終會有所成就。自強不僅是對個人的心態要求,也是國家強盛的標誌。人人自強國必強,家家自強國必興。支撐自強心態可以有很多客觀理由,愛人的希望,家庭的重擔,子女的幸福,但是歸根到底還要靠內心的充實,以及對自己對親人的責任。正是這種內心的充實以及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使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人成為了自強自信的成功者。
3.冷靜的心態是應對紛擾的鎮靜劑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還嶽夢中飛”。世事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裏有數。古今中外,凡是偉人,定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的特點,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正確地判斷局勢,應變局勢,取得成就。冷靜的心態往往是成功的決定因素。
一般來說,人們隻要不是處在憤怒、瘋狂、失控的狀況下,都能保持自製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健康、正常的情緒,不僅平時給生活帶來幸福、穩定、暢快,而且能在大難臨頭時,幫助你逢凶化吉,轉危為安。
在現實生活中,總免不了會遭到不幸和煩惱的突然襲擊。有一些人,麵對從天而降的災難,處之泰然,總能使平靜和開朗永駐心中;也有的人麵臨突變而方寸大亂,一蹶不振,從此渾渾噩噩。為什麼受到同樣的心理刺激,不同的人會產生如此的反差呢?原因在於是否能夠學會冷靜應變。
在影響人體健康和長壽的因素裏,精神和性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點,同先天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但是更主要的是由後天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決定的。麵臨災難與煩惱,必須居高臨下、反複思考、明察原因,這樣能使你很快地穩定驚慌失措的情緒,然後鼓足勇氣,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已失掉渡過難關的信心。多去思考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冷靜應變的首要訣竅。要認識到不幸和煩惱並不是不可避免的,也許是自己鑽牛角尖,無端地把自己與煩惱綁在一起,折磨自己。
科學研究表明,“入靜狀態”能使那些由於過度緊張、興奮引起的腦細胞機能紊亂得以恢複正常,你若處於驚慌失措心煩意亂的狀態,就別指望能用理性思考問題,因為任何恐慌都會使歪曲的事實和虛構的想象乘隙而入,使你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當你平靜下來,再看不幸和煩惱時,你也許會覺得它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正視自己和現實就會發現,所有的恐怖與煩惱隻是你的感覺和想象,並不一定是事實的全部,實際情形往往總比你想象的好得多,人所陷於的困境往往來源於自身,對自己和現實有一個全麵正確的認識,是在突變麵前保持情緒穩定的前提之一。當你處於困境時,被暴怒、恐懼、嫉妒、怨恨等失常情緒所包圍時,不僅要壓製它們,更重要的是千萬不可感情用事,隨意做出決定,要多想想別人能渡過難關,自己為什麼不能冷靜應變,調動自己的巨大潛能去應付突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