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讓恰當地讚美別人成為你的生活習慣(1 / 2)

美國的一位成功人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他在公園裏遇到一個男子,帶著一隻小獵犬和他5歲左右的小男孩,正在訓練小獵犬銜起丟出去的棒子,再把棒子送回給主人。

問題是這隻小狗根本不知道要把銜起的棒子交還給主人,它隻想用這個棒子和它的主人玩。一旦它咬起這個棒子後,就繞著公園到處跑,或跑到小溪邊踩出陣陣水花,在這個80英畝大的公園裏充分享受玩耍的樂趣。這時候,這隻小狗的主人氣急敗壞地跟在它的後麵大喊大叫——這隻是讓這個小家夥跑得更快而已。這隻小狗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受訓練,還以為主人的追趕也是遊戲的一部分呢!

終於這隻小狗跑回到主人的身邊,它的主人拿起手上卷成一束的報紙朝這隻天真的小家夥頭上重重一擊,旁邊的小男孩看到後,哇哇大哭起來。這個男子更生氣了,他對小男孩說:

“你要知道,我們是要給小狗一個教訓。現在想想看,我們要教小狗什麼?”

小男孩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他說:“我猜想我們要小狗知道,當它終於按照你說的去做後,它就會得到一頓鞭打。”

這位成功人士對這個小男孩說的話思考了好一陣子。他試著想像如果他是那隻小狗,當時腦中會閃過什麼念頭?它可能會搞不清楚,下次主人丟出棒子後,它應該怎麼做,但最起碼它知道絕對不要咬起棒子回到主人身邊,想想看,他剛剛這樣。

做的下場是什麼?

他指出:“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訓練獵犬,但我猜想應該可以采用獎賞製度來加強訓練效果。大多數的生物都對獎勵有好的反應。起碼就我自己的看法,我相信小狗回到主人身邊時,如果馬上就得到獎勵,下次這隻小狗一定會更興奮地跑回主人的身旁。獎勵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在爬上前往我們夢想的階梯時,我們需要不時地給自己獎勵,不要沿路保留所有的獎勵,等到抵達目的地或人生終點時才想要給自己一次回報。我們值得讓自己沿途享有應得的獎賞。”

讚美是件好事情,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戴爾卡耐基說:“如果一般說來你不喜歡人們,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教化這種特性,尋找別人的優點。你一定會找到一些的。”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和“才能”必須去找,去發現,你才能認識到。一旦你發現了別人身上具備某種“優點”或“才能”,你就會對他“另眼相看”,他工作就會更出色、更賣力。因此。

一個成功者必須是一個優秀的“發現者”。

如果你發現了別人的某些優點,一定要做一些事情來使這些優點得到認可。

在很多時候,人們發現了別人的優點卻秘而不宣。貝城高中的一次實驗證明,這種做法是錯誤的。1976年10月,在喬·格拉海姆校長的全力支持下,巴利·泰克對一些學生實行了一項“表揚計劃”。這些學生都是曾經被表揚過,但常常又被忽視了,即使他們表現積極,反應靈活。在這一學年中,有500多個學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被“請”到了辦公室。泰克先生的報告結果是:①好學生必須表現積極,而不是消極;②

校長、老師記得許多學生的姓名,而不隻是麵孔;③學生表現進步,他們受到表揚的激勵;④老師在班上有意識地去尋找、發現學生表現積極的方麵。

當學生們來到泰克先生的辦公室,第一個反應通常是:我做錯了什麼——完全朝著壞的方麵想。當泰克先生告訴他們做了什麼,表揚了他們後,他們最初的擔心疑問就變成了快樂的微笑。

若在讚美別人時,不能恰如其分,缺乏一定的技巧,即便你是真誠的讚美,也會使好事變為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