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提問引發深入的思考(2 / 3)

弄清的疑點越多,書也就讀得越深了。況且,好書、優秀的書也並非完美無缺,也有缺點、不足、錯論,乃至謬誤。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經他一生的學習、研究、考察,在訂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的基礎上寫成的。即使這樣也有錯誤。有一種藥叫番木鱉(即馬錢子),有劇毒,該書即說它“苦寒無毒”,這當然是明顯的錯誤。《康熙字典》是由30餘名著名學者經五年多時間編撰而成,被世人稱為“體例精密,考證賅洽”之作。然而王引之經認真質疑和考證,競發現該書有2588條錯誤,其後又有人指出了一些錯誤。這充分說明“人無完人,書無完書”,閱讀時多方質疑思辨,是很應該的。

●對於第二類那種瑕瑜互見,良莠混雜,精華與糟粕並存的讀物,當然就更應該多提幾個疑問,多問幾個為什麼,以便仔細分辨出好壞與良莠了。

●對於那些所謂壞書,也不應簡單拋開,多問幾個為什麼也是必要的。它壞在何處?為什麼壞?是局部壞還是全部壞?還有無可取之處,其中有何經驗教訓須記取等,經過如此一番質疑、問難工夫,將會進一步明辨是非。

從上可知,疑問思辨法不管閱讀何種讀物都是大有必要的。

(3)問題從哪裏來

●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

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疑問之事、疑惑之理是很多的,我們就要善於發現它、尋找它,並因此去有針對性地找書讀。即使一時無疑,也要如宋代思想家張載所說:“於無疑處有疑。”多問幾個為什麼,疑問也就有了,閱讀便從這疑處開始。

然後,根據自己在學習或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疑問,有針對性地去閱讀與之有關的讀物。這樣目的明確、針對性強,往往會較快地取得實效。哈雷彗星的發現便是如此。牛頓曾提出一個假說:“如果說有兩顆彗星,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後出現,描畫出相同的曲線,那麼就可以下結論說,這先後兩次出現的實質上是同一顆彗星。”究竟如何呢?科學家哈雷帶著這個疑問收集了從1337年到1698年間各種書刊上有關彗星的記錄,結果發現大約每隔76年彗星就出現一次,每次出現的軌道與時間也大體相似,於是他便斷定這是同一顆彗星。後經科學計算得到證實,於是便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這也應該說是帶疑讀書的成效之一。

明代有一個醫生給病人開了一劑藥,並加藥引——“錫”。

另一位名叫戴元禮的醫生見了處方,十分懷疑:為什麼要加錫做藥引呢?就問開處方的醫生有何依據,那個醫生理直氣壯地打開一部醫藥書讓戴元禮看,書裏果然是這麼寫的。但這並沒有消除戴元禮的疑惑,為了弄清真相,他翻閱了大量的醫藥書籍,發現在另一版本上寫的藥引是“錫”。“錫”是糖的古代字,原來是翻版重印時搞錯了。於是一場醫療事故得以避免。

這則故事告誡我們,讀書要有大膽質疑的精神,如果一切都按圖索驥、照本宣讀,就會犯像那個庸醫一樣的錯誤。

●獨立思考,在書中發現問題和疑點

在閱讀中發現文中的異常之處、矛盾現象以及發人深省的問題,都應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然而,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見解,就不可能有質疑。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是傳統地質學派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權威之一,他曾寫下一部共有五萬冊,被視為研究中國岸線正統理論著作的《中國》。但是,年輕的地質學家陳國達對此表示懷疑,他大膽向李希霍芬挑戰,對《中國》提出了一係列的質疑。當時,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和打擊都很大,陳國達卻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把各種譏諷、嘲笑拋之腦後,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終於在質疑過程中建立起一個係統完整的地殼構造演化新理論——“地窪學說”。可見,獨立思考,提出自己觀點在質疑過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從別人的觀點中發現問題

由於每一個讀者的認識水平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讀書質疑過程中,有時看不出問題,有時抓不準關鍵,有時甚至搞錯了,即使你看出並抓住了疑點,那也不過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因為緊隨而來的還有如何正確解疑的問題。因此,讀完一本書,在提出自己的觀點後,看看別人是怎樣質疑和評價的,再與自己的觀點加以比較是大有益處的。古人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一本書,不同讀者的評價經常不一致。就拿《紅樓夢》這部舉世聞名的著作來說吧,“單就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閨秘事……”(魯迅語)。對這些不同的觀點,我們在看《紅樓夢》的過程中,不應該持質疑的態度進行分析嗎?讀書質疑,應該懂得各種不同意見,並把它們作為自己見解的借鑒和參考。但要注意這種借鑒和參考決不是代替,獨立思考畢竟是第一位的。

解決問題

有疑,是讀書有得的表現,也是探尋新知、追求真理的手段,但並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有疑隻是獲取知識的開始,經過多思、鑽研,解決了疑難,把認識推向一個嶄新的境界,才是讀書學習的目的。如果隻是熱衷於懷疑、提出問題,卻疑而不思、疑而不解,也不可能增長知識。在這裏,朱熹的一些話,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讀書須是仔細,逐句逐字,要見著落。若用工粗魯,不務精細,隻道無可疑處,非無可疑,理會未到,不知有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