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是智慧做人的一種方式,與人相處以一種低姿態出現在對方麵前,表現得謙虛、平和、樸實、憨厚,甚至愚笨、畢恭畢敬,就會使對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別人聰明,在交際中他就會放鬆警惕。當事情明顯有利於你的時候,對方也會不自覺地以一種高姿態來對待你,好像要讓著你似的,也就不會與你計較一時的長短是非。但是如果不懂得低調的智慧,反而過於猖狂跋扈,最終隻能是自食其果。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人物中,能征善戰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原來是袁術的部將。其於建安五年渡過長江經營江東地方,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奮勇征戰,終於占據了江東的大片土地。這時,孫策聽說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勝負難分難解,便準備率軍渡江北上,乘虛襲擊曹操的老巢一許昌。
孫策準備率兵攻擊許昌的消息傳到曹操前敵大營之後,引起了曹軍諸將上下一片混亂,給久戰官渡不勝的曹操出了一道難題。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也精於謀略,然而這一次卻使他左右為難,決策難定。他考慮到:如果現在舍去袁紹,來日再興師征討,勢必要耗費更大的精力,因此不能丟棄眼前這個殲滅袁紹的天賜良機。但是,如果繼續屯兵官渡,而孫策果真渡江北上,許昌守備空虛,很可能失守,一旦其攻陷許昌,則根基動搖,這是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老謀深算的曹操也一時舉棋不定,在大帳中踱步,進退兩難。然而這一切,都被郭嘉看在眼裏。郭嘉,字奉孝,是東漢末年曹操身邊的著名謀士。他一直就有濟世安民之誌,能謀善斷,大智大慧。起初,他投奔割據北方的袁紹,但他很快看出袁紹徒有虛名,隻是一個優柔寡斷、不善於用人而難以成就大業的庸主,於是便離開當時在軍事上還占有很大優勢的袁紹,毅然轉而投奔曹操。
郭嘉於漢獻帝建安元年來到許昌,經苟或引薦,見到了曹操。兩人在一起舉杯痛飲,縱論天下局勢,曹操慧眼識人,對郭嘉的才情誌向極為欣賞,讚歎:“使我成就大業的人,必定是郭奉孝!”而郭嘉對這位亂世的雄傑也深表歎服,說:“曹操是我郭嘉千裏尋覓的人主!”曹操當即任命郭嘉為司空軍祭酒。
一番英雄惺惺相惜之後,郭嘉盡心竭力地為曹操平定漢末群雄的大業出謀劃策。郭嘉洞悉了曹操的心思,他說道:“最近孫策平了江東五郡,占了不小的地方,也誅殺了不少江東豪傑。他之所以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暫時籠絡住幾個為他拚死效力的人。但是孫策為人狂傲,處世不慎,常常大意而沒有必需的戒備之心,這是他致命的弱點。因此,目前他雖然擁有數十萬之眾,但由於這種性格的缺陷,他仍然像一個奔走在沙漠的迷途者。他在江東攻城略地,兼並群雄,肯定結下了不少仇家。所以,孫策不足為患,臣料定他必將死於小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