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4 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些(2 / 2)

足智多謀的郭嘉從分析孫策的性格入手,明確地指出了孫策在為人處世中有猖狂之相。猖狂之態不忍,別人就會看你不順眼,言談過於狂妄,別人就會記恨在心,而這一切;正是孫策的致命弱點,所以郭嘉敢於斷定孫策將有不測之禍而難以成就大業,因此他堅決主張曹操繼續屯兵官渡,平了袁紹,對孫策的進犯之舉暫不必放在心上。

郭嘉還對袁紹的弱點進行了分析,毅然斷定曹軍必勝。這些細微精到的分析,解除了曹操“後院起火”的心頭之憂,鼓舞了曹操平定袁紹的意誌。不久之後,曹操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大捷,鞏固了他在北方的統治。而孫策的命運也正如郭嘉所料,他在率兵進攻之前,命喪於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

以低調的姿態做人處世,是非常重要的。你以低姿態出現隻是一種表麵現象,是為了讓對方從心理上感到一種滿足,使他願意與你合作。

實際上越是表麵謙虛的人,越是非常聰明的人,越是工作認真的人。當你表現出大智若愚來,使對方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氣氛時,你就已經獲得了成功。

比如,在生活中有些人不能容忍別人的觀點,尤其自己幹得不錯時,更認為別人的觀點不如自己的高明。有時還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這樣很不好。實際上,你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別人也一樣,都認為自己的觀點對。你批評他,他會極力維護自己的觀念,而駁斥你的觀點。這樣爭來爭去,爭得麵紅耳赤,隻會大傷和氣。

所以要認真聽取並分析別人的觀點,為什麼他會有那種觀點,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批評別人的觀點,無異於否認他這個人。因此,最好是容忍別人的觀點,即便不讚成,也要保持沉默。等到他的觀點在實踐中證明確實行不通了,他就會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會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觀點。你謙虛時顯得他高大;你樸實和氣,他就願意與你相處,認為你親切、可靠;你恭敬順從,他的操控欲就會得到滿足,認為與你配合默契,很合得來;你“愚笨”,他就願意幫助你,這種心理狀態對你非常有利。

真正有修為的人,絕不會拔高自己看輕他人,總是以一種低姿態示人。把“忍狂妄,忍狷介,耐清寂,耐不遇”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並且堅定不渝地執行。

相反,你若以高姿態出現,處處高於對方,咄咄逼人,對方隻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低調做人最忌氣太盛。心氣太盛,什麼事都要拔尖,容易吃大虧。守仁不爭講求的是“謙德”。當個謙謙君子,就要把功名利祿看淡些,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些,低著頭走路才能看清“平坎”,才能走得穩走得遠。